閱讀歷史 |

第七十九回 割肉飼鷹天帝仰,砍頭施善樹神援 (第3/4頁)

加入書籤

第三佛是毗舍婆佛,意思是“一切都有”,所以毗舍婆佛也被稱為“一切有佛”。

他是在屍棄佛涅盤之後出生的,他在娑羅樹下得無上正等正覺,實現了最高的智慧覺悟。

舉行過兩次說法集會,第一次有七萬弟子參加,第二次六萬,共度十三萬人。

現在賢劫初又有三佛:

拘樓孫佛是第四佛。“拘樓孫”的意思是“成就美妙”,他又被稱為“成就美妙佛”。

拘樓孫佛乃賢劫中第一佛(自此之後的賢劫中,又陸續出現過眾多佛,即“賢劫千佛”),在賢劫人壽六萬歲時出生。《長阿含經》記載,其度化弟子四萬。

拘那舍佛是第五佛。意思為“金寂”,他又稱為“金寂佛”。

拘那舍在賢劫人壽四萬歲時出生。他在烏暫婆羅門樹下成就正果,度化弟子三萬餘人。

迦葉佛是過去第六佛。“迦葉”的意思是“飲光”,他也被稱為“飲光佛”。

迦葉佛在賢劫出世。曾在尼拘律樹下,舉辦過一次說法集會,度人兩萬,他常騎著一頭獅子。

而多寶道人若能成佛,將是天竺世界中所出現的第七尊佛,也是賢劫第四佛。

又經歷一次轉世,這次,多寶道人的靈魂轉世在一個名為乾夷的國度,成為其國的國王,名曰“偏悅”。

此王聰明睿智,能力卓群,為人更是忠厚純良,心懷熱忱。

他對於百姓們的困苦艱辛,關懷備至,總是絞盡腦汁地為他們排憂解難。

正因如此,他的美名傳遍了方圓千百里,百姓們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紛紛前來投靠於他。

然而,他的種種善行,他的高尚為人,尤其是他深得眾多百姓的衷心擁護,卻讓一些人心生嫉恨。鄰國存在著一位修道的婆羅門,此人天性陰狠毒辣,心胸狹隘至極。出於對乾夷王的熊熊嫉妒之心,處心積慮地想要將他置於死地。

一日,這位修道人來到了乾夷王所居住的宏偉宮殿之前,畢恭畢敬地對國王說道:“陛下啊,您的恩澤如同璀璨光芒,遍灑四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諸多有識之士皆對您的偉大仁德交口稱讚。不知您能否滿足我一個小小的願望呢?”

國王聽聞,欣然應允。

修道人緊接著說道:“陛下崇尚施捨,向來有求必應。如今我有一事相求,我欲舉行一次盛大的祭祀,如今已是萬事俱備,唯獨只差一顆人頭了。故而希望求得大王您的頭顱,以實現我的這一願望。”

國王面露詫異之色,問道:“難道我的頭有何特別之處,非得要它才能完成祭祀嗎?您要知曉,沒有了頭,我自己便無法存活。我擁有眾多的珍貴寶物,這樣如何?您想要什麼寶物,我便給您什麼,想要多少,都沒問題,不知可否?”

修道人堅決地搖了搖頭,說道:“我什麼寶物都不需要,只要大王您的頭顱。大王,方才您已然答應要滿足我的願望。您理應注重信用,恪守諾言。”

國王沉思片刻,說道:“好吧!請您稍等幾日!”

隨即趕忙下令召集眾多能工巧匠,拿出倉庫中那璀璨奪目的珍珠、豔麗絢爛的珊瑚等稀世七寶,精心製作了好幾百個與自己的腦袋毫無二致的人頭。

而後又叫來修道人,說道:“這些人頭與我的頭顱一模一樣,您將它們帶走吧!”

但修道人依舊搖著頭說道:“大王,我前來找您,並非是缺少錢財。您贈予的這般貴重的禮物,我無論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我僅僅只要求您遵守諾言,將您的頭顱交付於我。其他的任何東西,我一概都不要。”

國王向來未曾拒絕過他人的請求,更未曾料到這個修道人的險惡用心。

如今面對如此情形,毅然決定滿足修道人的要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