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23章 《急劇變化的法蘭西大周邊》 (第1/4頁)

加入書籤

1867年10月1日,歐洲時報上的一篇文章,頓時在歐洲各國帶起了一陣熱評浪潮。

“赫爾曼.範佩龍被稱為19世紀以來最著名的實施評論專家,他在歐洲最知名的報紙《歐洲時報》坐評天下政事超過10年,每一次他發表的觀點都會迎來很多人的閱讀和分析,就連各國王室和政府官員都會非常認真的看待他發表的觀點,進而分析其中對自身的利弊。”

“說的不錯,赫爾曼.範佩龍校長太厲害了,據說這段時間,就連拿破崙三世都在期待著他新政評,想想從中一窺視法蘭西帝國優點和弱點”

“唉,要我說,赫爾曼.範佩龍作為萊頓大學的校長超過20年了,他之前更是成為威廉三世的智囊團頭子,如今雖然沒有被威廉四世吸收繼續擔任該職位,但是也被荷蘭內閣政府的外交部擔任政策顧問,可以說對荷蘭的外交影響力倒也不見減少”

“你們可能還不知道吧,其中這次的他發表的這篇《急劇變化的法蘭西帝國大周邊》,就是荷蘭政府外交部邀請赫爾曼.範佩龍校長撰寫的”

“不會吧?這樣一來,為什麼公開在了這《歐洲時報》上,這不是全世界都在普及該觀點嗎?荷蘭政府外交部又怎麼從中得到利益?”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叫誅心之策,目的在於直擊法蘭西社會,擾亂對方社會的安穩,但也讓法蘭西帝國和世界各國只能夠信服該民間觀點,因為,這只是代表民間觀點,而且是很有說服感的那種。”

在《急劇變化的法蘭西帝國大周邊》上,赫爾曼,範佩龍說,他在戰爭爆發初期曾提及,這將是一場小號的克里米亞戰爭。

歷史未必會重演當初沙俄帝國面對英法奧燈櫃對戰的一幕,但是現實之人受到歷史牽絆,從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到法蘭西帝國的外交與戰略界,痴迷於法蘭西帝國的輝煌歷史,同時也糾結於法蘭西帝國當下的急促,歷史的榮光與現實的逼仄撕扯這法蘭西帝國的精英。

法蘭西帝國入侵和暹羅王國反入侵的戰爭,是兩個主權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是法蘭西帝國對外的野心表現最直接的戰爭,甚至可以說,如果勝利了,法蘭西將會因此徹底站穩了自從1815年後法國被各國壓制的歷史,翻開重要的一頁,對法蘭西帝國至關重要。

戰爭就如同一場地震,地震波及很遠,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首相,法蘭西和暹羅戰爭的“迷霧”與意外,逆轉了法蘭西和暹羅兩國的軍事形象問題,以及國際社會普遍認同的地位,法蘭西帝國從世界上僅次於大英帝國的綜合國力、第二大軍事強國的神壇上跌落。

這些年法蘭西帝國憑著這個各國承認的地位,在世界各地,如同美洲那邊墨西哥入侵,使得各國忌憚不已,也因此讓法蘭西帝國面對的反抗頗少,各國插手也寥寥無幾,讓拿破崙三世穩住了腳跟,建立了對周邊乃至全世界的俄軍事和戰略的威懾力,這是法蘭西帝國不斷追求世界大國地位,甚至超過英國地位的唯一支柱。

從1853年的克里米亞戰爭連同英國支援奧斯曼帝國打敗沙俄帝國,到1860年主導支援薩丁王國(即1861年後改稱的義大利王國)同奧地利帝國戰爭,再到之後的墨西哥入侵戰爭,和前段時間故意大量支援巴拉圭在南美挑起矛盾,準備派兵參加。

這些大仗小仗的型別戰爭,極大的擴充套件了法蘭西帝國的威懾力,樹立鞏固了其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的地位。

1866年11月20日,法國入侵暹羅王國戰爭爆發,開戰後3天,法蘭西就遇到了強大的抵抗,儘管佔領了額茶膠,但是前進的速度變慢了。開戰10天之內,法蘭西帝國緩慢推進的同時,自身傷亡急劇上升,超過了3000人。

同時,世界輿論中的恐法情緒集中爆發,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