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5章 年 三線建設蓬勃興起 (第2/3頁)
著廠房的佈局和建設,確保廠房的結構符合生產要求;晚上,他又和技術人員們一起研究裝置的安裝方案,藉著昏暗的燈光,在圖紙上勾勾畫畫,討論著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讓裝置儘快安裝除錯到位。
在建設過程中,還面臨著物資短缺的問題。一些建設所需的特殊材料,在當地很難找到,需要從外地調配,但運輸又需要時間。
“咱們不能幹等著啊,看看能不能就地取材,找一些替代品先把工程進度推進下去。”李三線對身邊的同事說。
於是,他們發動當地群眾,一起尋找可以替代的材料,經過反覆試驗,終於找到了一些能滿足基本要求的本地材料,緩解了物資短缺的壓力,讓廠房建設得以繼續順利進行。
隨著廠房逐漸建成,裝置也開始安裝除錯。李三線更是忙得不可開交,他每天都守在裝置旁,和技術工人一起檢查線路、除錯引數,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細節。
有一回,一臺關鍵裝置在除錯時出現了故障,怎麼也無法正常運轉,大家都有些著急了。李三線冷靜地帶領大家對裝置進行全面排查,從電源線路到機械傳動部件,一項一項地檢查。經過幾個小時的努力,終於發現是一個小零件出現了磨損,導致整個裝置無法正常工作。
李三線趕緊安排人更換了零件,重新啟動裝置後,看著裝置順利運轉起來,他疲憊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經過幾個月的艱苦努力,企業終於在三線地區成功復產了,並且很快生產出了第一批合格的機械產品,為當地的工業建設以及國防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李三線看著生產線上源源不斷產出的產品,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這只是三線建設的一個小小縮影,在這片廣袤的三線地區,還有無數的建設者們在默默付出,共同鑄就著國家的戰略大後方。
在後續的日子裡,李三線依舊紮根在三線地區,繼續為當地的工業發展添磚加瓦,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技術人才,讓三線建設的成果不斷鞏固和擴大。
1. 中國:1965年三線建設蓬勃興起,這是我國在特定歷史時期基於嚴峻的國際形勢和保障國家安全、推動工業均衡發展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透過將大量工業企業、科研單位等遷移至三線地區,構建起了穩固的戰略後方,不僅提高了我國在戰時的工業生存能力和國防保障能力,也帶動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改善了當地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為後續國家的整體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進一步增強了我國應對外部挑戰的底氣。
2. 蘇聯:蘇聯當時與我國關係緊張,在邊境陳兵施壓。我國三線建設的興起,讓蘇聯看到了我國應對外部威脅、加強自身防禦的決心和實際行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聯對我國後續戰略決策的判斷,也促使蘇聯重新審視與我國在邊境地區以及國際事務中的對峙態勢,同時也讓蘇聯意識到我國在自主發展工業、保障國家安全方面有著強大的韌性和能力。
3. 美國:美國一直對新中國採取遏制政策,看到我國開展三線建設,一方面認為這是我國在應對其軍事威脅方面的積極舉措,使其妄圖透過外部壓力干擾我國發展的計劃受到挑戰;另一方面又試圖透過各種手段進一步瞭解三線建設的具體情況,以便尋找新的突破口來遏制我國,但我國三線建設按計劃穩步推進,讓美國的遏制企圖難以得逞,也讓美國不得不更加謹慎地對待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
4. 英國:英國正處於調整對外政策和關注國際局勢變化的階段,看到中國1965年大規模開展三線建設,英國認識到中國在應對外部壓力、保障自身安全方面有著長遠的規劃和強大的執行力。英國雖與美國有同盟關係,但也開始從更客觀的角度看待中國的發展,思考在新的形勢下如何與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