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6章 年 開會通河疏通漕運 (第1/4頁)
永樂十四年,大明的天下一片繁榮昌盛之景,然那漕運之事,卻成了朝廷頗為掛心的一樁。彼時,南北物資交流多依賴漕運,可那河道或因年久失修,或因地勢變遷,時有梗阻不暢之患,這便如人體血脈不通一般,讓這大明的運轉都跟著滯澀了幾分。京城所需的諸多物資,常不能按時足量抵達,百姓的生計、朝廷的用度,皆受其影響,實乃亟待解決之難題。
《明史·河渠志》記載:“會通河者,元轉漕故道也,元末已廢不用。洪武二十四年,河決原武,漫安山湖而東,會通盡淤,至是濟寧州同知潘叔正上言:‘舊會通河四百五十餘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於是命尚書宋禮發山東及徐州、應天、鎮江民三十萬,浚會通河。”此段文字清晰地道出了會通河當時的狀況以及朝廷採取的舉措,這條曾經的漕運要道,元末廢棄後又遭淤塞,在有識之士的建言下,朝廷決意徵發大量民力去疏通它,欲讓其重煥生機,再度擔起溝通南北漕運的重任,也為圍繞“1416年 開會通河疏通漕運”的故事搭建起了基於史實的框架,讓那段滿是艱辛與希望、關乎大明經濟命脈的歷史有了清晰可尋的脈絡。
我本是山東兗州府的一個普通農夫,名叫陳大牛,生得身材魁梧,虎背熊腰,面龐被日頭曬得黝黑,透著一股憨厚老實又堅毅的勁兒。家中幾畝薄田,平日裡靠著我和妻兒辛勤勞作,雖不算富足,倒也勉強能餬口。可這年景,因漕運不暢,糧食賣不上價錢,家裡的日子越發緊巴起來,我心裡頭也盼著這漕運能早日順暢,也好讓咱這莊稼人的日子好過些。
一日,村裡來了幾個官差,敲著鑼,扯著嗓子喊道:“朝廷有令,徵召民夫疏通會通河,每家每戶,凡適齡男子,皆需出一人前往,不得有誤!”
這訊息一傳開,村裡頓時炸開了鍋,大夥都議論紛紛,有唉聲嘆氣的,也有憤憤不平的,可皇命難違,誰也不敢違抗呀。我想著家中的情況,雖說不捨得離開妻兒去幹那苦力活兒,可若這漕運不通,往後的日子怕是更難了,便咬咬牙,決定應召前往。
和村裡的一眾鄉親們一道,我們被帶到了會通河的疏浚工地。到那兒一看,好傢伙,那場面可真是壯觀又雜亂,河岸兩邊,密密麻麻全是人,扛著鋤頭、鐵鍬等工具,正幹得熱火朝天呢,可那河道里淤泥堆積,雜草叢生,一看就是個大工程,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
工地上有個管事兒的,姓劉,大夥都叫他劉把頭。這人長得五大三粗,一臉的橫肉,說話粗聲粗氣的,看著就不好惹。他站在一處高坡上,拿著個鞭子,大聲吆喝著:“都別偷懶啊,朝廷派咱們來,就是要趕緊把這河疏通了,誰要是敢磨洋工,可別怪我鞭子不長眼!”
我和同村的李二麻子被分到了一組,負責清理一段河道里的淤泥。我倆拿著鐵鍬,跳進那齊腰深的淤泥裡,一鍬一鍬地往外挖著,那淤泥又黏又重,沒挖幾下,我就累得氣喘吁吁了。
李二麻子一邊挖著,一邊嘟囔著:“大牛啊,這活兒可真不是人乾的呀,咱這得挖到啥時候去啊,也不知道這疏通了到底有沒有用。”
我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說道:“二麻子,別抱怨了,朝廷既然要幹這事兒,那肯定是有用的,等這漕運通了,咱的糧食就能賣上好價錢了,往後日子也能好過些呢。”
正說著呢,劉把頭走了過來,看到我們挖得慢,揚起鞭子就朝我們這邊抽了過來,嘴裡罵道:“你們兩個懶骨頭,挖個泥都這麼磨蹭,還想不想掙錢了,都給我快點!”
那鞭子抽到了我身邊的泥水裡,濺了我一身,我心裡頭雖氣,可也不敢吭聲,只得埋頭加快了幹活的速度。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們在這工地上辛苦勞作著。慢慢地,河道里的淤泥被一點點清理出去,河水也開始能緩緩流動了,大家看著這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