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最後的迷霧揭開 (第2/2頁)
不僅火炮和重機槍使用受限,就連對倭軍步兵小隊至關重要的近距離支援火力擲彈筒都不好使了,樹林中枝丫太多了,擲彈筒丟擲的地瓜手雷很容易撞到樹枝而打不準。
何況,144師還有郭勳祺這個特別重視一線工事的指揮官。
郭勳祺下令在樹林間挖掘了大量的散兵坑,也即是約一米深、僅容單兵站在裡面的縱向豎坑,坑口四周還有用挖掘出的土壤堆建起來的射擊掩體。
當倭軍炮擊時,士兵們就蜷縮在豎坑裡躲避,除非炮彈長了眼睛恰好打進坑裡,否則根本傷不了坑裡計程車兵分毫。
當倭軍以散兵狀態進入樹林近戰時,川軍士兵則從地下探出肩膀的高度進行射擊和投擲手榴彈,在對射時可謂佔盡便宜。
鑽入樹林的倭兵很多甚至連川軍士兵在哪兒都沒看見就被擊中打死了,輕機槍也只能進行機率射擊,整個樹林中似乎敵人無處不在,任何方向都隨時可能有子彈射來。
這種仗忒麼的怎麼打!
倭軍的戰術很死板,近戰吃了虧就把步兵撤下來,然後組織炮火再轟一輪,轟完了步兵再繼續上,如果遭到對方的自動火力阻攔,那就出動迫擊炮和擲彈筒精準端點,然後步槍兵再上去交火。
以往百試百靈的死板戰術今天失靈了,樹林裡的川軍士兵既不怕炮轟,也不怕擲彈筒,甚至步槍對射都大佔便宜,一番血肉消耗下來,倭軍付出了更大的傷亡卻毫無進展,看得外面等著砍樹的工兵中隊乾著急。
小界方松聽著西岸第一大隊的喊殺聲急得不行:“讓步兵進林近戰,沒有命令不準撤退,步兵接戰時工兵就抓緊上前砍伐木材”。
這是要拿步兵的性命來為工兵中隊贏得伐木的時間!
站在制高點觀察戰況的郭勳祺一眼就識破了小界方松的打算:“給我集中六門82迫擊炮和十二挺重機槍過來,倭寇的工兵部隊到哪兒就瞄著哪兒,只要它們敢上前伐木就集中火力狠狠打!”
不比同時代歐洲軍隊的豪華裝備,倭軍的工兵部隊是沒有專業的架橋裝甲車的,它們只裝備有可摺疊的鋼箋作為浮橋骨架,必須要搭建鋪設木材才能供行軍所用。
郭勳祺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才把樹林作為了144師的防禦重點——岸邊江灘上是沒有樹木的,而要想砍伐丘陵地帶的樹木的話,那就拿命來換吧!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