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章 義父犧牲之因(1) (第1/1頁)

加入書籤

(8、9章是為了交代世界地圖用的,大家要是不喜歡這兩章的背景描述,可迅速略過這兩章)

四年前,年僅十五歲的將軍彭子徵還是義父寧遠將軍彭毅麾下一名從七品校尉。那年的彭毅將軍憑藉避實擊虛的戰術擊破羌國易守難攻的要塞,奪回本屬於漢國的倫土城。

當時,在大戰膠著之際,是彭子徵領著僅十人的敢死小隊潛入倫土城,以近乎慘烈的浴血肉搏方式搗毀羌國留守的武器庫,是倫土城大捷至關重要的一步。

十人的敢死小隊,僅回來兩人。

十五歲的彭子徵得到先皇的嘉獎,直接高升為從五品的歸德郎將。

只是大捷的喜悅沒持續半年,惱羞成怒的羌國便四處宣稱要將瀾川上游灑入羌族特製毒粉,禁止漢國邊境百姓蹭他們的神水喝,除非漢國將倫土城歸還羌國,且每年繳納大量銀錢作為瀾川的飲水費。

瀾川之水源於羌國境內萬年不化的雪山,沿羌國邊境流入漢國,是漢國西南邊境百姓的主要生活水源。

這是個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毒計,因為這瀾川之水不僅養育了漢國西南邊境的百姓,也是羌國邊境百姓的主要水源。

漢國皇帝不能賭這羌國的恐嚇會不會付諸於行動;漢國朝臣也不敢賭這濤濤瀾川之水是否能稀釋掉尤善製毒的羌國手中的劇毒;而且倫土城屬於兵家必爭之地,一旦讓出那意味著讓出的不僅是一城還是被虎視眈眈的臥榻之地;倘若遷民的話,不光失我大國之尊,又是勞民傷財非一日之功。

當時,武將們嚷嚷著直驅羌國境內,把這邊境小國端了,一勞永逸。

然而羌國雖小,整個國家卻是位於險山茂林之中環境惡劣,以大漢泱泱兵力即便能拿下,卻並沒有什麼使用價值,且耗財耗力,宛若雞肋。

當時的寧遠將軍彭毅也是主戰的。武將沒那麼多隱忍周旋的耐心,吞不下這口被要挾的窩囊氣,幾次差點集結兵力衝進羌國,卻被吳芃恩勸下,只能每天在軍營裡邊等訊息邊罵那幫文臣慫包蛋。

當時的太子太傅吳芃恩是一封接著一封的密函送到軍營的,竭力安撫彭將軍一定不要輕舉妄動,萬不可逼賊入窮巷讓邊境百姓遭殃。

可是彭毅將軍以往與吳太傅並無交際,他這一反常態的主動聯絡讓彭將軍有些莫名其妙,與此同時,羌國的叫囂卻愈加肆無忌憚。忍無可忍的彭將軍決定讓大軍按兵不動的同時,自己輕騎入羌,獨自暗查這所謂的羌國劇毒是不是真的存在。

五天後,彭子徵等來了彭毅將軍的屍體。

同時還有羌國求和的訊息。

原來,在邊境大軍焦灼等待命令的這十幾天裡,朝廷悄悄地組織了一大批工匠勞役,日夜不歇迅速地修出一處堤壩。

這處堤壩圍截的是一支流入遂國的大河。

遂國是與漢國接壤的另一處小國,與羌國兩個像鑲在一顆大腦袋上的兩隻耳朵一般隔漢而望。但這個國家河流眾多,魚米豐饒,並不稀罕來自漢國上游的河流。對於羌國勇於挑釁漢國的行為,遂國表面上一直假裝中間派,偏居一隅不聞不問,實則樂於做個漁夫,等著鷸蚌相爭的局面。

只是這個秘密行動仿若與羌國投毒之危毫無關聯,焦灼等待的武將們也不明白朝廷的用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