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45章 駐守大興城 (第3/4頁)

加入書籤

大隋開皇元年,是隋朝嚴格意義上的國都。

這個城市,也是在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

外國文獻上,稱之為胡姆丹,也被譽為是整個世界的中心。

文皇帝建立隋朝後,初定都在漢時的長安城。

但漢時長安,破敗狹小,逼仄侷促,連日常用水都是問題。

於是,文皇帝便決定在龍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都城。

在大隋天才大匠劉龍與宇文愷的設計和主持下,僅用九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建成了大興城的宮城和皇城。

廣皇帝繼位後,利用南北大運河勾連各個要府,最終實現以水路連線大興城、洛陽城、涿郡、餘杭等地。

大興城,均衡對稱,方正佈局。

皇宮,皇城,民居,三個都城功能區界線分明,整齊劃一。

安全,實用,簡潔大氣。

全城以對準宮城、皇城及外郭城正南門的朱雀大街為中軸線,以十四橫街和十一縱街,將全城劃分為一百零九坊和東、西兩市。

高處俯瞰大興城,猶如棋盤。

坊之四周,築有坊牆;開四門,坊內設十字街;十字街和更小的十字巷;將全坊劃分為十六區。

這種佈局,一方面體現皇權、政權、神權的至高無上;另一方面可確保都城,特別是皇宮的相對安全。

同時,也讓大興城的建築,層次分明,錯落有致,盡顯皇家風範。

東都洛陽城的規劃和建設,就是參照了許多大興城的街坊設計。

這種將“宮城和衙署區設定於都城之西北隅,居民區採取方整的裡坊佈局”的規劃,成為當時乃至後世,地方州縣城建造的標範,而被廣泛效仿。

皇城,宮城,社稷廟宇,俱在六道高坡之上,寓意深遠。

所有的設計和命名,皆符合風水八卦之局。

宮城、皇城、外郭,依次平行排列,以宮城象徵北極星,以為天中。

以皇城百官衙署,象徵環繞北辰的紫微垣。

外郭城,象徵向北環拱的群星。

開國維東井,城池起北辰。

皇城之南四坊,以象四時。

南北九坊,取則《周禮》九逵之制。

皇城兩側外城南北一十三坊,象一年有閏。

大興城,有東西走向的六條土崗橫貫,如《易經》乾卦的六爻,乾卦屬陽,稱九。

自上而下,這六條土崗從北向南,依次稱為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

六坡之高,從南到北,漸次降低。

宮城位置為何較低?

這也有講究。

天上星宿,至尊者紫微宮,居北天中央,以北極為中樞,東、西兩藩共有十五顆星環抱著它。

紫微宮,即有皇宮的意思,皇帝貴為天子,地君和天星對應。

故,皇宮置在北中央,有渭河相倚,風水俱全,安全舒適。

卦論認為,初九是潛龍,勿用。

九二高坡是“見龍在田”,因此只能“置宮室,以當帝王之居”。

九三之坡,“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如果把百官衙署放在這裡,正可以體現文武百官健強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

於是,宮城與皇城分別被佈置在九二和九三坡地上。

九五,最尊貴。

所謂“九五至尊”,屬“飛龍”之位,不欲常人居之。

於是,便在這條高崗的中軸線部位,東西對稱地建築了兩座規模宏偉的寺觀。

西面是道教的玄都觀,東面是佛教的興善寺,希望能借用神佛的力量鎮壓住這個地方的帝王之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