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章 突襲 (第2/3頁)

加入書籤

眾人疾行一陣見無人追來。徐仁放慢速度。左右看看,“我感覺不對,馬車上沒有重要物品,對面的騎兵幾乎就是一觸即逃。我怕是圈套,才不敢深追!”

其餘人一陣稱讚。唯有一老兵:“都尉多慮了,草原以遊牧為生,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是其一貫的作風。再者草原本就物質匱乏,不能持久,我估計就是因為這個才不得不撤軍。”

聞言,徐仁猶豫了,但仍是往回城的方向行進。又走了一段,徐仁立住馬,調轉馬頭。

“原地休整,咱們出來了就得多拿點東西回去。天黑後,再突襲一次,記住打完就跑。如果發現人多,直接撤離!誰貪功被圍我不會救!”

第二次的突襲一如既往,繳獲的馬車上出現了糧食、草料,破損的兵器。

徐仁:“明日卯時再來一次,這天氣不能久待。最後一次,不可戀戰,能殺就殺不能就走。咱們只有三日口糧。”

說完,徐仁來到這次抓到了活口。

“告訴我為什麼撤了?”

“沒吃的了,上面叫撤!”

說完,被徐仁直接一刀了結。走向下一個俘虜。

“你來說為什麼撤了?”

俘虜直接渾身顫抖起來,“大….人,小的只知道上面人叫撤,說是糧草供給不上,前幾日我們已經由一日三頓改為兩頓了。”

徐仁走向下一個,:“你來說說別的,要是和之前一樣,就別說了。”

“噗呲”“噗呲”

接連幾人都說不新的東西,徐仁一刀一個。俘虜所剩不多,終究在殺了八九個之後,有人開口了。

“大人,聽說是我們草原的幾個大汗,吵了起來。之後才有的撤軍。我不知真假。”

徐仁:“你從何得知?”

“大人,我就是做飯的,一天聽專給大汗們做飯的兄弟說,有次給王帳裡送酒,聽到過有吵鬧聲。”

徐仁聽完,抓起這位俘虜的手仔細看了看,確認這人是個廚子後才獨自走向一邊。

翌日,最後一次突擊。顯然,草原人有了防備,後軍有騎兵小隊交替佈防。

一人匆匆跑向徐仁,“報,都尉,我與對面斥候互射了幾箭,未中。應該是發現我了。”

徐仁:“傳令,撤!不打了”

返回張掖城,古成聽完講述。

“就是說這退兵是真的?”

徐仁點頭。

張掖如此,武威、居延俱是如此。不同在於時間以及撤退速度。

看著手裡傳來的戰報,徐瑛時而皺眉時而舒展。好的是徐仁能當機立斷全身而退,且表現出極強戰鬥力。壞的是,草原的撤退顯得很合乎以往規律且有根有據。

又拿起桌上的紙條,兩個字:年關。

紙條已經被翻折多次,可徐瑛仍是過一會兒就會看一眼。金雕傳信這種江湖傳信手法早已被軍隊捨棄,一是距離,準確度無法保證。二是金雕本已難尋,還要馴服使用,難度極大,無法大規模使用。

涼州無人飼養金雕,只有朔方、幷州才有這種金雕。幷州太遠,只剩下朔方。那麼傳信之人不言自明。徐瑛與劉方僅有幾面之緣,談不上交情,甚至在軍事方面有相互制衡的關係。這個時候,用江湖手法傳送軍情,劉方究竟是想幫忙還是故弄玄虛?讓徐瑛難以決斷。

“年關”所指明確,就是年關會有戰鬥。可草原軍隊已經大面積撤離,這是眼前的事實。如撤離是假,那各地軍報傳上來的傷亡人數不會作假。如撤離是真,這金雕送來的紙條,年關有大戰就無法實現。

心存疑慮,眼下涼州一地未失。小規模的戰鬥中全勝,算是平局收場。

劉方覺得自己左右逢緣,草原人不會攻打它這個未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