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琢磨 (第2/2頁)
。主簿記錄在案,典史按律拿人。
一天,王叢山找來典史。
問:“這縣裡一年報官的就這二十多件?”
典史也是武行出身,直接回話:“將軍這是嫌少了?”
王叢山是想著,一年就這點,那自己豈不是要青山縣待上幾年。可這話不能說出口。同時,自己初來乍到,就對縣裡政務指指點點,也不妥。
嘿嘿一笑,王叢山道:“那裡,我是沒想到青山縣,山多林密,人也不少,百姓能如此安樂,少事端。如此說來,幾位真是德才兼備的父母官啊,百姓之福啊!”
典史聽著誇讚,也是笑容滿面,道:“將軍謬讚!咱縣城小,熟人多,一些小事何需報官這般麻煩,幾句話能解決的事。您說是這個理不?\"
這話,也是合情合理。王叢山並未多言。
可典史不知道,王叢山看著像個粗人,但能做到統萬人的將軍,在徐瑛手底下幹這麼多年,真的是隻會打仗的糙漢子?
回住所的路上,王叢山一直在想著卷宗上的案子。他記性極好。
若真如典史所言,那記錄在冊的案子,就應是有些麻煩,縣令說話也不好使的事。可他記得,卷宗裡就有幾件是些欠債還錢、打架鬥毆的事,判罰也是簡單明瞭。
既然這些事典史說了不用記錄,那為何又記上了?
起先,他覺得自己是外人,本地人有所防備當屬尋常。可一連幾天,自己一到縣衙,就有人跟著,詢問情況,回答也是滴水不漏,挑不出毛病。
看著真是上下一心,縣令是好官,下屬是能人,上下同心同德,百姓安居樂業。
可越是這般,王叢山心裡越覺得不對。
別人不提,他自己在徐瑛身邊,他與陸錚,徐仁徐義,就互有非議,可這些毫不影響涼州軍戰力。
看著涼人野蠻、好鬥。徐瑛身邊的,沒一個好脾氣的,這樣的一群人。能和平共處已是大善。相反,每遇事,幾人總能各抒己見,徐瑛只需擇其善者,從之。
就這麼簡單!
多年帶兵的經歷,軍中從不缺刺頭兵,而王叢山反而很喜歡有人挑刺,他帶的武卒本就是涼州挑出來的刺頭兵,誰也不服誰。而王叢山要的,就是不服。
不服,就練。越不服,就得玩命練。
上了戰場,玩命練的就能幹翻不玩命的,不玩命練的就殺掉不練的。
軍人服氣了,就離死不遠了。
青山縣,讓他覺得太服氣了。
想了許久之後,王叢山想到一個辦法,找個愛琢磨,又能幫自己的人。可眼下又不調兵。
私自調兵,公器私用是重罪。
終是想到一人,那人在蜀山,叫宋玉。離隴南也不遠。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