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9章 秋收 (第2/3頁)

加入書籤

,自己還是應當小心為好。

如今的夏侯淵一支,實在是太強了。地方上佔據三個郡,軍中還有一人領兵在外,若是夏侯家想要謀反,恐怕也就分分鐘的事情。

“唉,我年紀大了,加之早年跟隨征戰,這身子是大不如前了,若是我有個什麼好歹,還望陛下能夠看在這情分上,對家中多多照顧。”

莫名其妙的,夏侯信居然說出了這句話。不管這話的真假,都在表明了夏侯信自己不想、不願,也不會威脅曹叡,這也是他設立內閣和軍部的原因之一,將軍政分離,卻又需要共同議事,想要引入曹彰、或者曹真的人進入軍部的三人組達到一種平衡。

這樣的設定會在無形之中減少自己對於皇權的威脅。

“那可不行,你如今不過是車騎將軍,若是到時候開展滅國大戰,那你還是要領兵出征的,到時候回來,就是大將軍了。”

大將軍?自從這個職位設立以來,又有幾個人有好下場?

“這滅國大戰,還是要由陛下親自指揮的好。我到時候怕是年老體衰,不能再策馬廝殺了。”

無論如何,這種滅國的大戰,自然是由曹叡自己去更加的合適,這也更加能夠彰顯出曹叡的武功,至於文治?就寫幾篇文章就是文治了麼?最重要的是與民休養生息,讓國家從這數十年的戰亂中恢復過來,不然又哪來的實力對抗北方的胡人?

畏威而不懷德,這便是人性,你把他打痛打殘了,他就會畏懼你,若有朝一日你變得弱小了,自然會有人撲上來撕咬你。區別不過是讀書多的人,看起來更加的文明,其本質卻一樣的。

“哈哈哈,好,朕想著,十年之後,傾舉國之力,先滅巴蜀,再平江東,到時候天下歸一,則百姓自然可以安居樂業。”

看著自己的政策已經初步見效了,曹叡的心中升起了萬丈的豪情。

“對了,士載那邊屯田休養開始的比其他地方都要早,不知道他那邊積攢的如何了?前些時日還有小股的江東鼠輩前來騷擾,不知道需不需要派遣人馬支援。”

鄧艾施行屯田最早,如今兩淮之地富庶,而且因為軍屯靠前的原因,江東也只能做到有限的騷擾。

出動兵馬太多,容易被鄧艾發現,出動兵馬太少,效果又不是太明顯,雙方之間就在這種小摩擦中過了好幾年。

“若是可以,還是需要尋覓製造艦船的工匠,這造船容易,造艦不容易,編練水師,形成戰力更不容易。”

“昔年曾聽聞姑父說,要在青州建立海軍,不知道如今可能著手?”

“工匠難尋,有了工匠才能夠造出好船啊。”

“那邊去江東挖,去搶,到時候組織海軍從海上攻擊,兩路夾擊之下,看那孫權還能不能頂得住。”

“其實應當是四路夾擊,一路從合肥,一路從江夏,一路從海上,中間還有一個吳郡再派一路,到時候孫權就會首尾難顧。”

看了地圖之後,才會知道,為什麼單獨靠江夏也打不進江東。只有多路兵馬出擊,才能夠憑藉兵力的優勢,不斷的調動江東兵馬,在這漫長的江防上疲於奔命。

人數少了,要被自己突破,人數多了,其他地方就會有漏洞,江東的兵力就那麼點,而且還是家族私兵性質的,說不得到時候就會投降。

“朕就再忍忍,再忍忍。”

兩人又說了一些其他的,比如皇子到了年紀就必須出宮歷練,知曉民情等等。曹叡覺得也有道理,尤其是夏侯信說起了兩漢後期的皇帝,大多長於深宮,手段是有了,可缺少了民間的基礎,還少了陽光和魄力。

到時候內不知外,外不知內,內外隔絕之下,怎麼能夠養的出雄武的帝王。

“戰場的事情就算了,太過兇險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