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當年逼宮! (第3/4頁)
之間,徐安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頓了半晌後,才道:“徐敬之與蘇明遠”
他默唸了一聲,令自己看起來尤為淡然,接道:“好,說說看,你對這兩個人瞭解多少?他倆雖已不在,且與你不是同一朝之人。但大理寺司職皇家要案,定然掌握了不少宮廷隱秘。當中,動有涉及永和帝時期的秘事!可有涉及此二人的案件?”
龐奇聽後,卻是一怔,似乎沒想到徐安會把注意力放到此二人身上,有些吞吐道:“這大人”
他狀若為難之色,想說又似說不得的樣子。
如此表現,就更讓徐安覺得他肯定知道點什麼,便沉聲道:“直說!這裡是大燕水域,即便是隱秘洩露,也不會有人輕易懷疑是你說的。”
“而此二人之事若是絕密,以你的官位自不會知曉。但你既知情,就說明並非絕密,說出來也無事,殺不了你的頭。”
聽此一言,雖覺有理,但龐奇仍是猶豫了片刻。
不過,最終是狠下決心,道:“大人說得對,像我這樣的六品小寺丞都能知道的隱秘,即便說出去了,怕也不至於是死罪。關於此二人,確實牽涉了一樁案件,便謂之敬遠案。”
“雖說朝中並沒有明令禁止談及此案,但十年前有一禮部官員醉酒後,當街胡扯敬遠案有貓膩,為徐相與蘇老喊冤。被陛下得知後,不問緣由,就誅其九族,令朝野皆驚。此案後來便無形成了禁忌,乃至無人再敢提起,但知道的人並不少!”
“這也是多年來,京中無人提及徐氏的原因之一。”
徐安正色道:“說重點!”
“案情其實很簡單,也是一樁通敵案,只是後來又被證實是子虛烏無,乃為外敵挑撥。”
“通敵案?徐氏通敵?”
“據我所知是這樣的!天景二年五月,那時候有先帝遺詔,崔太后垂簾聽政,權柄盡皆在手,朝廷三品以上官員先報太后,後呈君上。以三年為限,還政於君。但期限未至,朝臣們就自發組織了一次逼宮,企圖讓太后交出大權,提前還政。當時,朝野大小官員都到了南宮,還帶了三司府兵,大有不達目的就動武的意思。唯有一人選擇支援太后,便是當時的權相徐敬之。”
“百官為何要逼宮?”
“只因太后施行國政,頒佈了一條法令,引來朝野齊聲反對,卻仍執意為之而導致的。”
“百官領三司府兵入宮,能一舉成事?羽林禁衛是幹什麼吃的?”
“確實!有羽林衛拱衛宮城,按理說,三司府兵是進不去的。但百官後來還是進去了,便說明羽林衛默許了這一切。背後原因大人應該能猜到。”
“陛下授意羽林衛旁觀,任由百官僭越?”
“正是。雖然當年的卷宗上不會這麼寫,但所有人都知道,若沒有陛下介入,三司府兵如何能進到後宮?”
,!
“太后頒佈了什麼政令,竟引來百官攘之?”
“與大景建交,互開邊境,自由通商,允許兩國臣民通婚,放下仇怨。”
聽此。
徐安猛然一愕,像是想到了什麼:“這不是自討麻煩嗎?太后這是糊塗了?”
龐奇長嘆一笑:“誰說不是呢?要知道,永和帝在位時,平生御駕親征只有一戰,便是針對大景朝的反擊之戰。但那卻是一場敗仗!此戰中,永和帝險些死在刀下。隨軍三十五萬眾,回來時已不足七萬。”
“大乾近二十餘萬大好兒郎,埋骨大景國,如此深仇大恨,如何能說放下就放下?且,兩國夙怨已久,本就不可調停。大景奸逆甚至在永和帝喪期間,仍在邊關挑釁叫陣,辱沒我朝天威。如此背景下,百官豈會容忍朝廷與大景建交?”
“而當今陛下最為敬重先帝,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