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03章 四九城二三事 (第2/2頁)

加入書籤

就為以後的燜爐烤鴨和掛爐烤鴨的形成打下了基礎。

明成祖朱棣遷都後,宮廷御廚的烤鴨法從南京帶到了北京, 鴨胚也由原來的南京板鴨變為北京鴨。

隨著朝代的更替,烤鴨成為明、清宮廷的美味。清代《帝京歲時紀勝》《都門雜記》等書均有記載,宮廷御膳房每逢中秋佳節,除桂花月餅外,還準備南爐鴨(烤鴨)供帝王享用,乾隆皇帝尤為喜愛。自乾隆年間,烤鴨被正式命名為“北京烤鴨”,在民間也更為流行。

其他的,基本吃的都是五湖四海各種地方的菜系集結起來的這麼一個大融合的狀態,又稱京幫菜,是四九城地區的傳統菜系,它是以北方菜為基礎,兼收了宮廷菜、魯菜、官府菜等其他菜系在裡面,還有非常大的比例是回民的清真菜系,這就很神奇,由此也可以看出,四九城其實是一個包容性非常強的城市,說是海納百川也不為過。

四九城作為國都由來已久,皇親國戚多了去了,哪怕是普通老百姓,也是皇城根兒底下長大的,心氣兒高,吃飯講究著呢

比如這個烤鴨,用料為優質肉食鴨北京鴨,果木炭火烤制,色澤紅潤,肉質肥而不膩,外脆裡嫩。北京烤鴨分為兩大流派,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鴨店也即是兩派的代表。它以色澤紅豔,肉質細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膩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美味”。

四九烤鴨第一種吃法:據說是由大宅門裡的太太小姐們興起的。她們既不吃蔥,也不吃蒜,卻喜歡將那又酥又脆的鴨皮蘸了細細的白糖來吃。此後,全聚德的跑堂一見到女客來了,便必然跟著烤鴨,上一小碟白糖。

四九烤鴨第二種吃法:甜麵醬加蔥條,可配黃瓜條、蘿蔔條,用筷子挑一點甜麵醬,抹在荷葉餅上,放幾片烤鴨蓋在上面,再放上幾根蔥條、黃瓜條或蘿蔔條,將荷葉餅捲起,真是美味無比。

四九烤鴨第三種吃法:蒜泥加甜麵醬,也可配蘿蔔條等,用荷葉餅卷食鴨肉也是早年受歡迎的一種佐料。蒜泥可以解油膩,將片好的烤鴨蘸著蒜泥、甜麵醬吃,在鮮香中更增添了一絲辣意,風味更為獨特。不少人特別偏愛這種佐料。

再說這個老四九城炸醬麵,別小看了那滷子,不簡單,選料精細著呢,就光這麵條,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吃過水麵,但湯要篦盡,要不然吃到底下湯湯水水的把那黏糊糊的滷子都沖淡了。

要不咋說京城爺們活的仔細呢,精緻就體現在這方方面面,在他穿越過來前那個年代,別看街頭遛彎的大爺穿個大褲衩大背心很沒形象,沒準手裡拎那鳥籠子就值個小几十萬,保不齊裡面喂鳥的小碗兒就是一青花瓷,對嘴兒喝那紫砂茶壺看著不起眼,指不定出自哪個名家之手,這都不說了,忒多,唸叨不過來。

有心思瞭解的上四九城衚衕口找上歲數的老大爺聊天去,真要是能把大爺答對明白了,人家願意跟你聊,我跟你說,就那大爺嘴裡說出來的事兒,都夠寫一小說了,還是紀傳體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