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不敢回國 (第3/3頁)
如果公冶確實是季氏親信,自己更要善待之。
無論哪一種情況,寡人把一件卿大夫冕服賞賜公冶,對寡人都有利無害。
只要公冶收下冕服,那就意味著公冶對寡人作了承諾,一定會好好保護寡人。
公冶是何等聰明人,怎會不知魯襄公之意?
但他無非就是奉命來迎接國君回國,這丁點小功,無論如何也不配得到卿大夫冕服這樣的賞賜。無功不受?,小功不受大賞,這樣的道理,公冶這樣的魯國賢大夫何嘗不知?
公冶再三辭讓,表示微末之功不敢受國君厚賞。這下可把魯襄公急壞了,你不收寡人的東西,那豈不是對寡人不敢作承諾?那剛才你講的豈不是屁話?
見魯襄公都急得要哭了,公冶嘆了口氣,無奈只好收下。
但就是這樣一來一去,魯襄公內心根本沒有了回國的任何底氣。第二天,魯襄公就表示不想再往前走了。
是的,堂堂魯國國君,此時居然不敢回自己的國家!
那魯襄公想幹什麼?流亡!哪怕是流亡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要比回魯國去伸著脖子被季氏砍掉要強啊。
大夫榮駕鵝見自己的國君內心如此煎熬,不由惻然。
但魯國怎麼能夠不回呢?至少自己的榮氏家族,還有臧氏家族,以及很多大家族都在,國君何必擔心呢?
榮駕鵝走到魯襄公跟前,低聲吟唱道:“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這是《詩經·邶風》中的一首詩《式微》,本意是表達服役之人遭受統治者的壓迫,夜以繼日地在野外幹活,有家不能歸的怨憤。
但後來經專家權威解讀後,此詩就成了勸歸詩,甚至到了後來將歸隱的意思也解釋了出來。
至少現在的魯襄公聽榮駕鵝吟唱了《式微》後,立即明白了榮駕鵝也在勸自己回國。
那就回國吧。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切聽天由命吧。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