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7章 非禮之舉:貌似誰也不理解,魯莊公為何總行非禮之舉 (第1/2頁)

加入書籤

曹劌對魯莊公道:“主公,萬萬不可去齊國看社祭啊。禮,是維持國家法度的根本,也是國君的重要職責。國君唯有依禮端正了法度,才能讓百姓服從。

所以國君不能隨便離開國家,唯有參加盟會、朝見諸侯和率軍征伐這三項國君事務時,才可以離開國家。象齊國舉辦社祭之會這樣的事,並非郊祭、雩祭、嘗祭和烝祭這四大祭祀,只是齊國的民間祭祀活動,主公欲行前往參觀,臣認為是違反禮制的。

國君參與諸侯盟會,是因為盟會有著嚴格的程式,有明確的國家目標,甚至連盟會中使用的物資都有標準,與會諸侯的座次、在盟約上的簽字等都有上下尊卑之別,這都有禮制的規定,是國君的重要事務。

國君朝見天子和諸侯,也是要嚴格遵循尊卑有別、長幼有序,朝見前要準備什麼,禮物檔次,先要會見誰,再何時朝見,如何朝見,誰先朝見,誰後朝見,位次如何,宴飲標準,樂舞配備等等,都有講究,是國君的重要事務。

同樣,國君發動征伐,就是為了討伐國家,透過討伐讓對方端正禮儀,遵從禮制,知曉尊卑有別。

所以,盟會、朝見、征伐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為了端正法度,所要端正的法度,就是遵循禮儀,所以,國君就要離開國家,去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履行好國君職責。

如果國君離開國家的目的並非是為了端正法度,遵循禮儀,那國君就不能離開國家,如參加不合禮儀的盟會,朝見不遵禮儀的諸侯,打不過不講禮儀的諸侯,都是不明智的。

國君非同常人,這種不明智、無法達到目的卻又要離開國家的行為舉動,肯定會被史官記錄。當後世的人們看到自己的國家曾經的這些不符合禮儀、不端正法度的行為舉動後,豈不是要效仿?這就令國家混亂啊。

國君的所作所為,導致國家混亂,那國君豈不是有違列祖列宗囑託,不能達到國君的職責要求呢?”

魯莊公聽得是頭都大了,唉,寡人的魯國怎麼淨是這種酸溜溜的傢伙,除了禮儀,這些傢伙還有誰懂寡人之意?

禮禮禮,禮值個毛線啊,現在是什麼年代了?你看人家齊侯,幾時講過禮儀了?照樣橫刀立馬江湖,列國諸侯臣服,連天子都倒拍齊侯馬屁。

再說,這次赴齊國觀看社祭,你們以為是寡人真心想去?還不是齊侯熱情邀請的?齊侯是誰?天子冊封的方伯啊,方伯是什麼?那就是霸主啊,霸主邀請,你敢不去?

你們這些傢伙,沒一個來體諒寡人風裡來雨裡去,為了魯國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定,一次次奔走於齊魯之間,知道馬車坐著有多累不?寡人如此辛勞為國,你們還要說三道四?

高談闊論誰不會,你們哪個給寡人來點實實在在的富國強兵法子?看看齊侯帳下,管夷吾、甯戚、鮑叔牙、東郭牙等等,你們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魯莊公確實很鬱悶,在心裡將曹劌這些人恨恨罵了一通。他到齊國去觀看社祭,目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他也不管不顧曹劌先生的那一套肺腑之言了,反正寡人又不是去那裡尋花問柳搞一夜情的。

寡人就去了,去看看也好,散散心,對著你們這些學究派,煩。

確實,在文姜去世後,魯莊公辛苦了很多,想當年,母后在世,為寡人分了多少憂啊。想起文姜,魯莊公又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無論如何,都要將齊魯關係給維護好了,這是母后的遺願,也是她畢生奮鬥的重要事業。

魯莊公可算是魯國曆史上一位我行我素的主了,他赴齊國觀看社祭回來後,又搞了幾個動作,其中一個就是就將父親魯桓公祭廟的柱子漆成了紅色。

魯莊公是這樣想的,馬上要將新娘子迎進門了,進門後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必須帶著新娘子姜夫人到父親祭廟,向父親彙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