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子張顓孫師(3) (第1/2頁)
史料記載,孔子曾曰過:“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的意思就是,要鼓勵一個人的進步,而不是認同他的不足,這樣做難道有錯嗎?人家潔身正己以求進步,就應該鼓勵,不要抓住他曾經的過失而不放。
顓孫師交友,也許正是把孔子關於“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思想貫徹得最為徹底的孔門弟子。
這與他的性格也有關。
據史料記載,孔子曾概括過自己幾位得意弟子的性格。子曰:“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喭。”
這是孔子對高柴、曾參、顓孫師和仲由四位弟子的評價,意思是說高柴愚笨,曾參遲鈍,顓孫師偏激,仲由魯莽。
孔子並非是真的說這四人就這鳥樣,而是指出這四人曾經表現出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在加入孔門以後,受到了儒學教育,不但改正了這些缺點,而且還各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其中,孔子對顓孫師的評價,是性格偏激。
這種偏激,是與生俱來的。受此性格影響,在生活上,顓孫師甚至有點我行我素。
據說,顓孫師在生活上不拘小節,不講究外觀禮儀,不追求衣冠整潔美觀,為人灑脫,隨和從俗。
史料記載,戰國後期主張“性惡論”並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況,就對顓孫師的穿著有過赤裸裸地批判,“弟佗其冠,神潭其辭,禹行而舜趨,是子張氏之賤儒也”。
這簡直不能用批判這樣的詞來形容了,而是開罵了。
荀況直接罵顓孫師:頭上歪戴著帽子,嘴裡說些淡薄無味的話,走路還學著禹、舜的樣子,子張之儒就是如此之下賤。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代,文人墨客代表著各自的學派,各種開罵是常態。
但顓孫師大大咧咧不拘小節的性格,貌似與墨家有著相通之處。
也正因為如此,後來墨家與儒家因為理念上的分歧,顓孫師受到了孔子高徒中的曾參、顏路等人的排擠。
但排擠了又如何?孔子去世後,儒家分為八派,顓孫師後來自成一派,被稱為“子張之儒”,而且是儒家八派中列在最前面的。
子張之儒相關言論就有“下無用則國家富,上有義則國家治,上有禮則民不爭,立有神則國家敬,兼而愛之則民無怨心,以為無命則民不偷,昔者先王立此六者而樹之德,此國家所以茂也”。
有學者認為,這段話,其核心要義反映的正是墨家思想。
下無用,即墨家倡導的節儉理念;上有義,即墨家倡導的尚同理念;立有神,即墨家倡導的明鬼理念;兼而愛之,即墨家倡導的兼愛理念;以為無命,即墨家倡導的非命。
這裡有一個成語,“禹行舜趨”,講得正是顓孫師。
據說,顓孫師曾向孔子討教“善人之道”,孔子對他說,“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踩著聖人的腳印走,那仁德是難以學到家的。
於是,顓孫師就恪守老師教誨,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模仿禹、舜這樣的聖人說話行事。
顓孫師甚至認為,禹舜這樣的先賢聖人,最令人歎服的是犯而不校。
犯而不校,就是哪怕曾經受到過別人陷害或欺侮,也不加以計較。
傳說中,大禹的父親鯀因治水不利而被舜帝誅戮,但大禹並沒有因此而對舜帝生怨,反而臣服於舜帝,並輔佐舜帝完成治水大業。
舜帝有個叫象的弟弟,平時作惡多端,但舜卻一直忍讓,從不計較。
但顓孫師總是將禹、舜之言行放在嘴上,全面摹仿禹舜,可謂是亦步亦趨,這就是“禹行舜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