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季孫將伐顓臾 (第2/3頁)
能夠得到孔子的支援,那季氏就可以向全魯國人民展示一個新的形象:看看,連大聖人孔夫子都支援咱季氏!
季孫肥是一個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需要孔門子弟的這份力量,他真心不希望與孔門對立。
但令季孫肥鬱悶的是,先前田賦制一事,居然得到了孔子的反對。
季孫肥立即祭出暫緩商議給予你孔子國老相應俸?這招,讓你孔老夫子知道支不支援、配不配合咱季氏的結果。
打壓了你孔夫子一棒,現在再給出一根胡蘿蔔,看你吃不吃!
季孫肥再次將冉求叫來,授意他出兵顓臾一事,諮詢孔子。
冉求認為這一次老師應該會舉雙手贊成,畢竟打擊盜匪符合魯國人民利益。
孔子見了冉求,想起先前對冉求的責備,站在冉求一方替他想想,覺得自己有些過分,那還不借這個機會師徒倆好好聊聊?
冉求將季氏決定討伐顓臾一事對孔子講了,孔子一聽就沉下臉來,加重了語氣,對冉求道:“顓臾本就是魯國附庸,一直以來,奉天子之命祭祀蒙山從無過錯。
而且,其周邊土地都屬於魯國了,顓臾實質上已經是魯國屬地了,季氏怎麼還要討伐顓臾?
子有,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作為季氏家宰,應該阻止季氏行此不當之舉,怎麼反而替季氏來諮詢老師呢?”
冉求搭著一個臉,無奈道:“夫子所言甚是,但季孫已經做出了決定,弟子哪能左右?”
孔子板著臉,道:“子有,周任有言:陳力就列,不能者止。作為季氏家宰,你能盡其職勝其任固然好,但一旦不能勝任,那就得辭職離去!
瞎眼過馬路,需要引路;跌倒於地上,需要攙扶。季氏此舉,危害甚大!如果不去提醒勸諫,那要你這樣的家宰何用?
剛才你以季氏已經作出決定你無力左右來為自己辯解,這是大錯特錯。為師且問你,‘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這又是誰之過?”
冉求聽了非賞不甘心,心道:“老師啊老師,你怎麼又來責怪我了啊。這純粹就是季孫上卿的一次東蒙山剿匪記而已,怎麼到你這裡,全成了我的責任了?”
“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指的是兇獸從籠中逃脫,龜玉在盒中損毀,其責任肯定不是其主人,而是守護者。
孔子認為,季氏討伐顓臾,別看是季氏的主張,但你冉求作為家宰,沒有成功勸阻是犯了重大過錯。
冉求則認為,不管季氏以何種理由去討伐顓臾,趁如今列國諸侯無暇顧及小小的顓臾,及早將顓臾拿下,明確其歸屬季氏,這是季孫肥作為季氏家族宗主應該要做的大事。
所以,冉求心甚不服,認真對孔子道:“夫子,弟子很清楚,季氏討伐顓臾,名為剿匪,實則吞併顓臾。誠然,顓臾無過,但季氏不取,遲早要為他人取得。
如今顓臾城高牆堅,與季氏重鎮費邑相鄰,如果季氏不取,一旦被他人取得,那對季氏無半點好處。季孫上卿此舉,實乃君子無慮之舉,弟子認為無甚不妥。”
孔子聽後大怒,衝著冉求大聲道:“子有!君子最痛恨的人,是那種不直說自己要去做什麼,但反覆去為自己將要去做什麼而辯解的人!
我聽說,無論是諸侯還是大夫,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不擔憂缺少,而擔憂分配不均;不擔憂貧窮,而擔憂社會不安定。
若分配公平,就無所謂貧窮與否;若團結和諧,就無所謂人口多寡;若社會安定,國家就不會覆亡!若能如此,哪怕遠方之人不歸服,就以仁義禮樂吸引之。既來之,則安之!
但是,如今你子有以季氏家宰之職輔佐季氏執政魯國,非但不能讓顓臾歸服,不能讓國家穩定,還要在國內大動干戈,征伐屬國!我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