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16章 絕糧之困(3) (第2/2頁)

加入書籤

也許,那些賊子正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更令孔子憂心的是,此時的眾弟子,包括仲由這樣自己最早的弟子,居然產生了對自己學說的懷疑。

對孔子來說,餓幾天肚子,忍忍就能過去。而且,孔子也知道,雖然大家被困於此地,但那是暫時的,因為早在遇困的第一天,孔子新收的弟子、楚國的任不齊看看情形不對,向孔子提出由他去向正在城父的楚王求救。

任不齊趁夜黑賊人不備,隻身一人,小心翻越險山,此時應該到了城父。

必須統一思想!

孔子長嘆一聲,他緩了緩語氣,耐心對仲由道:“子路,仁德者也好,智慧者也罷,其言一時不能被世人所信,其行一時不被世人所容的,屢見不鮮。

如古之賢人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山,關龍逢見刑于夏桀,比干剖心於紂王。但他們堅守著自己的原則,並未因未被世人所信、所容而放棄心中的道義,最終被世人傳頌,這就是‘為善者天必報之以福’。君子懷才而不遇者,又何止為師一人?”

其實,這些年來,包括仲由在內的許多弟子都產生過懷疑,對自己的懷疑,對所堅持的道義的懷疑。

是啊,孔夫子治國理政的思想不可謂不高明,其所倡導的儒學理念不可謂不正確,但為何沒有一個諸侯國君敢啟用孔夫子呢?

眼看著連陽虎、蒯聵這樣的人都能夠在這個春秋江湖闖蕩出一番風雲來,而世上最具賢名、知識最為淵博的孔夫子帶著一干弟子都受困於此呢?

仲由默然不再多話,一向善於思考的端木賜卻接過了話題,他恭敬對孔子道:“歷經數年奔波,吾等卻受困於此,依弟子之見,也許是因為夫子的學說過於高雅。所謂曲高而和寡,因此懷才而不遇。如此,那夫子何不稍稍降低一點學說的標準,而不過於強調嚴格的禮教呢?”

孔子搖搖頭,他輕撫了一下自己的琴,耐心對眾弟子道:“遇或不遇,並非因為禮教嚴格,或者學說高深,這是要看機會的。

譬如農夫再勤勞,如果天時不合,就不能獲得豐收;工匠再巧,其製作的器物並不見得被所有人認同;有德之君子提出的主張哪怕是再正確,也不見得會被當政者採納。

子貢,及二三子,汝等一定要記住,堅守原則,志存高遠,這才是君子所追求的,切勿因為眼前一時的困難,或一時的不被世人所容而放棄原則。”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春秋魯國風雲【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