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1章 尊師重道2:為什麼說燕子是中華尊師重道第一人? (第2/2頁)

加入書籤

突然看到了地上那一行字:“橫財不發有德之人”

仲由不禁動容,更羞愧不已。

他認為自己真是小人,居然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去試探燕汲。看來,老師說得沒錯,燕汲確實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仲由將銀子取回,衝著燕汲豎起了大拇指,然後鄭重對孔子道:“老師,燕汲真乃君子也。”

然後,仲由將自己如何試探燕汲、燕汲如何面對財富不動心並留字的事講了一遍。

仲由就是一個真性情人,孔子和燕汲都很清楚,當然不會責怪。但孔子對燕汲居然放著白白可得的財富不要,這樣的德行,令孔子感慨不已。

“橫財不發有德之人!哈哈,秦國有燕汲在,秦人之幸矣。回去吧,回去吧。”孔子令子路調轉車頭。

燕汲苦苦相勸,希望孔子無論如何要赴秦國。

但孔子意已決,他對燕汲道:“丘之所以欲赴秦國,是有意在秦國宣揚禮樂文化。但如今,你已經完全掌握了什麼是禮,什麼是義,什麼是仁。

你的德行已在丘之上,你快回秦國去吧,好好在秦國宣傳禮樂。丘在魯國,期待著你的好訊息。”

就這樣,孔子意欲赴秦且已在路上,最終決定不赴秦,原因就是他相信自己的得意弟子燕汲完全有能力在秦國宣揚禮樂文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用孔子自己的話講,燕汲之賢,已在自己之上。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應該是真正的師者最希望看到的。

“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也是真正的師者之偉大胸襟。

這就是孔子。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孔子這一生,最後都沒去過秦國。

回到秦國的燕汲,在漁陽開設學館,從此如同孔子一樣,在秦國宣揚禮樂文化,教授孔子思想,推行仁政理念,傳授儒家學說,言傳身教,尊師重道,開創了在河西的秦地設館教學之先何,被秦人尊稱為燕子。

據說,燕子每天在漁陽的裴家源這個地方登高東望,遙望魯國,遙望著老師生活工作著的曲阜。

為了讓自己站得更高,望得更遠,燕子每日上裴家塬時,用衣襟包一兜土墊在腳下,向東方眺望,以寄託自己對恩師的思念之情。

就這樣,日復一日,隨著歲月流逝,燕子用於墊腳的土堆越堆越高,最後成了一小山丘!

這個小山丘,後來就成了世人所稱頌的“燕子望魯臺”,也被世人譽為“中華尊師第一臺”。

燕子,當然也就成了中華尊師重道第一人。

到公元前484年,已在秦國開館辦學十八年的燕子,此時已近花甲之年,突聞恩師孔子的兒子孔鯉不幸病亡,想象著老師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毅然閉館赴魯,悉心照顧孔子。

史稱燕子從學侍奉孔子四年,直至孔子去世。

孔子去世後,燕子與眾弟子一起操辦了恩師的喪事,並守靈三年,最後再返回秦國漁陽,最後於公元前476年去世,享年65歲。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