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10章 入楚之難 (第1/3頁)

加入書籤

公元前489年,孔子63歲。

祖國魯國,國君為魯哀公,已經當了五年國君了。魯哀公的工作與生活比較輕鬆,因為整個魯國都被三桓牢牢掌控著。

此時,魯國的卿大夫為大司徒季孫肥,大司馬叔孫州仇,大司空仲孫何忌,大司寇公鉏極,大司士子叔還。

公元前492年夏,魯國前執政上卿季孫斯去世前,曾留下遺言,希望魯國能召回流亡在衛的孔子回國治政。

當時,孔子與眾弟子經過認真研究後,得出的結論是暫時不能回魯國,危險指數過高。

那是因為季氏家族在季孫斯去世後發生了重特大事變,最後由季孫肥竊取了宗主之位。季孫肥得位來路不正,又怎麼可能真正能夠執行已去世的父親季孫斯的遺命?

所以,孔子雖然放棄了回國機會,但讓冉求先回魯國看看。

冉求本就是季氏家臣,憑其高尚的德行、淵博的學識、非凡的管理能力,再加上本就與季氏家族有淵源,故很快就被季氏家族錄用為家臣。

魯國國內,此時可謂三桓團結,過過二流諸侯的日子不成問題。且魯國早無爭霸雄心,故總體上比較太平。

魯國念念不忘的,是蠶食鄰居邾國。這些年,邾國被魯國整慘了,整個國家已然四分五裂,城邑不斷被魯國侵佔。

魯國的國際眼界,主要的就是邾國。嘴邊的肉,不能讓人家給吃去。

這是當時傳統中原諸侯列國的普遍心態,即列國時時不忘抓住楚國無力北上、晉國內亂不已之大好時機,趁無人來主持江湖公道之際,蠶食吞併周邊小國,以壯大自己的實力。

如宋國,向傳統敵國曹國下了手,整個將曹國整得奄奄一息。需要提前說明的是,再過一年,即公元前488年,春秋十二諸侯之一的傳統中原諸侯曹國,將亡於宋國。

宋國吞併曹國的過程中,牽涉到了同為宋國世敵的鄭國。於是,鄭國與宋國也打得不可開交。

魯國吞併邾國的過程中,同樣也牽涉到了其他諸侯,那就是早就有意劍指中原的軍事強國,吳國。

不甘心即將退出春秋舞臺的邾國,得不到中原列國諸侯盟主晉國的庇護,也得不到強大的齊國的庇護,轉而投向了吳國。

於是,吳軍抓住機會北上了。

吳國北上爭霸,勢必掀起滔天巨浪。

晉國無力主持中原諸侯聯盟具體事務,在平定了中行氏、範氏兩大家族叛亂後的晉國,此時是趙、韓、魏、智四大家族掌權。

四大家族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壯大家族實力上,哪還有閒心管你們列國諸侯那點事?

而且,為了利益最大化,晉國將三軍六卿制改革成了兩軍四卿制,去中軍,僅設上下兩軍。

晉國,只需要四大家族就夠了,不需要六大家族。

上軍元帥趙鞅成了晉國的實際掌權者,在瓜分了中行氏、範氏兩大家族地盤後,為進一步擴大趙氏家族勢力,趙鞅盯上了鮮虞國。

於是,晉國以懲處鮮虞國幫助中行氏、範氏叛亂為理由,大舉向鮮虞國發起了進攻,攻佔了大片地盤。

這些地盤的獲得,說好聽一點那是晉國的國土面積得到了擴充,但實際上,是晉國如今的第一大家族趙氏家族實力得到了擴大。

既然晉國不管春秋江湖了,那按理一心想著欲取代晉國成為中原諸侯聯盟盟主的齊國應該要跳出來了。但令列國諸侯目瞪口呆的是,齊國整個亂了!

一代雄主齊景公去世後,其子公子荼繼承君位,但國政大權被田氏、鮑氏等家族掌控。

就在孔子與眾弟子還在陳、蔡、楚一帶為前途命運而奔走時,公元前489年秋,齊國公子陽生在田氏家族一手策劃下,發動政變,弒殺了國君荼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