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孔子堅持不先見季孫肥 (第2/2頁)
孔子倒並不是記恨季氏,他只是不認同魯國有季氏這種家族凌駕於國君之上,成為現實中的魯國掌權者。
畢生追求禮儀的孔子,怎麼可能會認同全天下最非禮的人和事的存在?
雖未竊國,但如同竊國。雖未奪位稱君,但如同一國之君。這樣的人,與自己是道不同不相與謀!
但今天,冉求,自己最得意的一位弟子,居然來建議自己主動去見季孫肥這種全天下最無禮的人,這種委屈求全,咱老孔年輕時就不幹,何況如今都這一把歲數了?
見孔子這個樣子,冉求小心翼翼道:“夫子,無論如何,季孫大人乃魯國重臣,且此番夫子回國,全賴季孫大人一手促成。故弟子認為,夫子前去見一見季孫大人,一則是表謝意,二則是表親近,如此而已。”
孔子沉思了一會,問冉求道:“難道我們魯國,此時的國君是季氏了?”
冉求大驚,這才恍然大悟,在孔子眼裡,你季氏權勢再大,只要魯國國君尚在,哪怕是一尊傀儡,在禮法上也應該比你季孫肥要尊貴。
在禮法上,我孔丘既被尊為國老,唯有國君同意方可得此殊榮。我孔丘在外漂泊十餘年,唯奉國君之命方可順利回國。
我孔丘要感激的人很多,但國君是理所當然的第一位。而且,從臣禮上講,我孔丘曾經作為魯國大司寇,如今既然回到了魯國,那當然要求見國君了。
冉求不敢再多話,他知道孔子的脾性,也知道孔子的道理那是走遍天下都講得通的大道理。
君君臣臣,上上下下,各有名份,不可顛倒。為臣子的,當然要先拜見國君,而不是先求見卿大夫!
孔子一生追求的,就是復禮啊。
只是,如今的魯國,不,如今的大周王朝治下,到底還有多少人在恪守禮儀?
老師啊老師,魯國的情況,與諸侯列國真的完全不同啊,老師您如此拘泥古禮,歸魯何以立身?
您老,唉,為何就不會稍稍變通一點呢?這些年過來,您為何處處碰壁?難道非得一定要堅守周禮麼?周禮難道一定是符合現實的麼?
時代不同了啊,老師,唯與時俱進,方適應新時代,唯適應新時代,方有時勢造就英雄!
老師您那麼崇高的理想抱負,只需要獲得季氏的支援,就可以在魯國推行。
老師難道忘了,想當年,您之所以步步高昇,並在魯國推行改革,關鍵的關鍵,是得到了季氏的全力支援啊。
孔子看著冉求,見冉求面露難色,知道這位德才能俱佳的得意弟子,出發點都是為了自己,心頭也是一陣不忍。
孔子走上前,拍了拍冉求的肩,柔聲道:“子有,走吧,就陪為師去拜見國君吧。”
冉求在內心嘆了百十來個氣,最後當然是遵師命,駕車載孔子往魯宮而去。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