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27章 仲由來了:為何仲由一開始的形象是遊俠? (第2/2頁)

加入書籤

蟲狼豹經常出沒。

所以,揹負著一袋米的仲由,一刻也沒敢停歇。回到家裡,已經累得精疲力竭,匆匆喝口水,又立即為父母做飯。

這事很快就傳開了,左鄰右舍紛紛對仲由交口稱讚。

後來,仲由為父母借米的故事,就被收於《中華二十四孝》第五則故事“為親負米”。

仲由就在這樣的貧困環境下成長,而且是茁壯成長。

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要責任。

仲由身體格外強壯,為了保護父母不受欺負,他經常與人打架,在一次次扁與被扁中,終於成長為一個具有一身蠻力且武藝高強的青年小夥子。

他尤其喜歡練武,勤習劍術,並精於射、御等藝。

在仲由看來,這個世道世風日下,盜賊橫行,拳頭是硬道理。只有自己的拳頭足夠硬,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生活中的仲由言語直接,性情剛烈,不喜歡與別人講大道理,一言不合,就拳腳開路。

後來,父母先後去世了,仲由看著自己家裡那幾畝薄地,連年遭災,再守下去遲早餓死。

仲由實在不想再這樣生活下去了,那就出來走走江湖吧。

走江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仲由給自己精心裝扮了一下,他變賣了家裡的房子和土地,給自己置換了一套行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頂高大上的帽子,還插著兩枝正宗雄雞尾羽;一把青銅製成的長劍,配套了一個正宗公豬皮製成的劍鞘;再一身看上去士人才有可以穿的衣服。

就這樣,仲由搖身一變,從貧農變成了士人,而且是一位佩著長劍、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勇士。

這樣的人,當時有一個漂亮的專稱,遊俠。

遊俠?

是的,我們在後來的武俠小說中對那些武功高測、為人仗義、仗劍行走、專打不平的英雄人物,有一個統稱,大俠。

大俠,也許就是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誕生的。

據說,春秋時期,人們把性格豪爽、交遊天下、輕生重義、救死扶傷的人,給了一個俠的善稱。

因這些俠,往往帶著一柄劍遊走諸侯列國,故稱遊俠。

本身崇尚武力的仲由,也許少年時就見過這樣的遊俠,見過遊俠如何懲治那些欺負良善的惡霸。

仲由相信,自己應該先當一名遊俠。

這個年頭,看來種田是沒活路了,讀書自己又不喜歡,以一個遊俠的模樣出現,在江湖闖蕩一番。

最好闖出點名氣來,說不定會有大夫級別的高官看中自己,招收自己為家臣,從而有機會參軍打仗,立下戰功,讓自己成為真正計程車,甚至大夫。

但這樣亂穿衣服亂打扮是要吃上官司的,在那個年代,什麼樣的人可以穿什麼樣的衣服,佩戴什麼樣的飾品,那都是有規制的,亂來就是違法亂紀。

沒關係,遊俠嘛,反正是要遊走四方的,只要離開卞邑,這天下不就沒人認識自己了?

就這樣,一身遊俠打扮的仲由來到了魯國都城曲阜。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