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章 被迫出奇 (第1/2頁)

加入書籤

馬良一語道破趙驥心中所想:“不捨是想調沙摩柯北上吧?現今武陵已經全郡收復,怕他留在這裡會有所掣肘?”

趙驥尬笑道:“我只是擔心陛下而已”。

馬良擺擺手說:“不捨無需遮掩,武陵貧瘠,難以供養大軍,與其留沙摩柯在此擾亂地方,不如北上解陛下軍力匱乏之困,戰後還可趁勢收編,此乃兩全其美的事情,實話說罷,我也正有此意”。

原本的歷史軌跡中,沙摩柯就帶了萬餘蠻兵北上增援劉備,結果大多戰死在夷陵,步騭趁虛進攻武陵,臨陣斬殺馬良。

趙驥不擔心武陵的兵力問題,預知未來歷史走勢的他,知道陸遜擊敗劉備後還要繼續抵禦曹丕對江陵的進攻,自己只需要面對步騭的一萬交州兵即可,靠手下這三千兵足矣。

馬良上書劉備後,很快就有了迴音,劉備賜下官爵財物,以厚利誘動沙摩柯,沙摩柯在武陵處處受趙驥鉗制,乾脆領賞北上,爭取在皇帝身邊搏個更大的前程。

眼下已然入冬,沙摩柯離開後,武陵的財政負擔大為減輕,在趙驥的請求下,馬良不僅給士兵們配齊了冬衣,還大方的撥給軍屬不少過冬物資。

在物質保障的刺激下,士兵們訓練熱情高漲,趙驥按照新老兵混編的老辦法,快速提升著部隊戰鬥力,他靠著繳獲,除隊率外還給狼筅手、大盾手和刀盾手配上了札甲。

三千人中,趙驥編練了約兩千五百人的鴛鴦陣近戰步兵,以及五百人的弓弩混編遠端兵。

以趙驥的看法,弓弩兵的比例明顯偏低了,但堪用的弓弩實在難造,而且弓兵的訓練週期又太長,他和馬良費盡心力搜刮乾淨武庫和當地大族的存貨,才勉強湊出了這五百弓弩兵,算是填補了自己的一大短板。

戰事方面,無論夷陵武陵都陷入了沉寂。

陣斬黃蓋後,步騭依舊不為所動,頂著壓力繼續高掛免戰牌,趙驥更不著急,反正他知道至少明年夏天前,夷陵主戰場是不會分出勝負的,自己安心練兵就行。

冬去春來,眼看天氣一天天變熱,眼見鴛鴦陣日漸純熟,這日趙驥找到馬良商議:“戰事久拖不決,於大漢更為不利,我有意帶兵主動出擊長沙”。

馬良沉吟片刻後答到:“步騭深溝高壘而不戰,我軍現在出擊只怕正中他下懷,若攻而不克,徒耗錢糧爾”。

“我在成都時曾向蜀郡太守楊洪獻過一計”,趙驥取來地圖指給馬良看,“我不打算攻堅益陽,而是要深入湘水流域避實擊虛,迫步騭出城與我野地決戰”。

“我在成都也聽過不捨此計,還和陛下、丞相商議過”,馬良擔憂道,“大家都認為此計絕妙,但太過依賴主將的指揮,大軍到湘水後易進難退,稍有挫折就會自陷死地”。

說得有道理啊,教員四渡赤水固然絕妙,但其中的驚險又有幾人能夠體會。

“當時丞相認為此計風險太大,但又愛惜不捨的才華,所以才建言陛下送你來我身邊,既給你一方用武之地,又循循叮囑我萬不可縱容你浪戰”。

果然是一生唯謹慎的諸葛亮的風格呀!

趙驥知道自己現在必須說服馬良:“侍中,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馬良笑著說:“我自詡在士林中還頗有幾分直名,並非那種喜進讒言的小人,不捨大可以隨心暢言”。

相交半年,趙驥和馬良一直配合默契,也相信他是個道德君子。

既然打定主意,趙驥直言到:“我斷定,夷陵大軍已經禍在眉睫,若我等在荊南再無大的進展,只怕數萬大軍頃刻間便會灰飛煙滅”。

馬良面色一凜:“不捨何有此言?”

“陛下現在分兵連營百里,兵力太過分散,看似處處是守,實則處處不守,要是吳軍集中兵力攻我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