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5章 蘇易到棚改區實地考察 (第2/3頁)

加入書籤

不是該換個住的地方。

鹽官鄉,崍山市歷屆貧困鄉鎮排名第一。一條破舊的街道,連街燈都沒有一盞,兩旁的房屋是當地居民的自建房。鹽官鄉政府所在地已經搬遷到新的街區。一座老式的看起來像是禮堂的建築,是以前鄉政府辦公地。整條街只有一個雜貨鋪,有一個掛著鄉村菜店招的飯館,卻昏暗而冷清。

走出這條不到三百米的街道,就是開闊的田野。資料上顯示,兩條岷江支流在此匯合形成一個¥字形,鹽官鄉就在這個¥字的交匯點。蘇易當時並不明白為什麼不是“丫”而是“¥”?後來看到鹽官鄉的歷史,才知道這個交匯點上以前有一座石橋。現在鹽官鄉政府已經搬到新街區,這裡雖然還沿用鹽官鄉的名稱,而實際上只是一個村。

田野間有著錯落的林盤和散落在林盤中的農舍。在近郊農村隨處可見的鄉間別墅在這裡卻看不到。凌亂的自建房基本還是老舊的土坯房,因為三條河在此匯合,每到汛期這裡必定是水災的重災區。所以當地村民也沒有心思修建新房,連莊家都在每年的汛期被洪水洗劫的寸草不留,所以,當地青壯年幾乎都出去打工,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就成了鹽官鄉的主要居民。

把車停在路邊,蘇易下車沿著鄉村小路往裡走。小陳跟在後面,有點好奇地看著林盤中的那些土坯房,門窗破舊甚至破損,一些老人坐在門前的院壩裡曬太陽,院壩還是原生態的土壩子,曬太陽的老人看到蘇易和小陳,渾濁的眼神有了一點亮光,猜測著是誰家來了親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如果說蘇易現在住的屋頂是都市的貧民窟,那這裡可以說是穿越到了五十年前。

走到一個石砌的老碼頭,這裡還留著今年汛期洪水肆虐的痕跡。沒有河堤,水退後露出的河床上有一些卵石和樹木。蘇易站在岸邊,用手機搜尋這裡汛期的照片。

蘇易在手機上搜尋這三條河的基本資料。發現這三條河只在這次改造區域才沒有河堤,而其他流域卻已經經過整治,也就是說,只有鹽官鄉這一段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進行河堤整治,這個問題也一直是鹽官鄉難以脫貧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傳統的農業,也無法正常發展,更何況其他業態。而這一段沒有改造的長度官方提供的資料是5.7公里,平常最寬的地方大約120米,最窄的地方大約60米。而汛期,最寬的地方可以達到近300米。

泡在水中的樹木和房屋,政府發放救災物質,被洪水淹沒的農田,在河水中的家畜……

蘇易站在河邊,怎麼也無法把自己在概規中的畫面和這裡重疊起來。他彷彿明白了政府為什麼會用這個區域的改造來試點PPP模式。

治水,才是這個專案的關鍵。水患不除,什麼業態都無法植入,十萬平米的建築體量,卻要承擔浩大的治水工程,而如果僅僅是治水,這筆投入僅僅是保證地面物業能正常運營,而靠營收根本無法實現資本的快速退出。

而史料記載,宋朝的時候,朝廷支援和發展茶馬交易,設立了茶馬互市,這裡就是當時茶馬互市水路的第一站。當時河面上有一座石橋橫跨兩岸,因朝廷在此設定鹽官(其實就是稅官)而得名。後來,那座石橋損毀,而顯石橋沿河岸邊的碼頭卻儲存到了現在,雖然也嚴重損毀,如果不查資料,很難想象出這裡曾經是熱鬧的茶馬古市和水運碼頭。最初這裡沒有正式命名,在朝廷的幅員資料中,屬於不入籍的地方,這種地方,有點像曾經的三不管地區。而在民間,都把這裡叫鹽官橋碼頭,史料中也就沿用了這個名稱。

在人民公社時期,這裡曾叫躍進公社,後來撤銷公社恢復鄉鎮,因為橋沒了,就正式命名為鹽官鄉。

蘇易沿著河邊慢慢地走著,想象著鹽官橋碼頭當年的情景。漸漸地,腦子裡有了一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