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5章 麻煩大了:紀齊兩國數百年仇怨,怎麼辦? (第1/2頁)

加入書籤

魯桓公慶幸了一番,剛有些自得自己的明智選擇,在天子與鄭國之間用不選邊站隊的態度使魯國避免攤上大事。突然來報,紀侯求見。

魯桓公頭皮一麻,紀國的事,確實是魯國的一大麻煩事,而且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巨大麻煩事。

紀國是一個商王朝時受封的諸侯國,具體位於齊國以東、魯國以北,本來與萊國一樣,也算是山東半島一較大諸侯。後來,萊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的國家危機感頓時空前增強。

紀國之所以面臨重重危機,那是因為齊國一直視紀國為仇敵,現在,齊國又要對紀國動手了。

魯桓公未親政時讀了不少書,對齊國與紀國的歷史當然很清楚。大周王朝一開始按自己的先祖周公旦的周禮與法制實施著對各諸侯國的管理,應該是比較安定的。一切的麻煩,來源於大名鼎鼎的大周王朝第五代天子周穆王。

這個周穆王非常喜歡到處旅遊,至今都流傳著他甚至駕著八駟超豪華馬車與西王母相會等傳說故事。

當然,周穆王不可能是真的到處旅遊,他是到處征伐而已。尤其是父親周昭王南征荊楚,最後居然崩於徵途,這讓周穆王受不了,那就打吧。

就這樣,周穆王打仗打了一生,消耗了大把的錢財,死後給自己的兒子周恭王留下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國庫空虛!

堂堂周天子沒錢花了,那怎麼辦?

周恭王是一位勤勉又聰明的天子,既然國庫空虛,那就增收節支。節支上,採取了努力維持與各地部落和平相處、減少戰爭開支等措施。增收上,增加稅收,具體便是廢除土地國有制度,承認土地私有並允許自由買賣,但有一條,那便是必須繳稅。

以前各諸侯國向周天子繳稅的基礎,是周王朝分封給各諸侯的國有土地。各諸侯國自己得來的土地,包括開荒、侵佔蠻夷戎狄所得等土地,那叫私田。私田是不需要繳納的,也是未得到周天子認可的。

現在周天子承認這些私田都屬於諸侯貴族了,這應該就是中國歷史上土地私有制的起源。承認的形式便是諸侯們貴族們繳納的稅,就這樣,周恭王很快便收上來大把的稅,解決了王朝財政困難問題。

但是,周恭王沒料到的是,正是因為土地私有了,導致土地可以買賣流通。於是,有的諸侯國君,主要是指那些敗家的、落泊的諸侯,實在混不下去了,便會將自己的土地賣點給鄰國或者地區強國,那國家便越來越弱,最後成為附庸,甚至消亡於江湖。

土地買賣是合法的,是一種合法的兼併,也許周恭王是可以想到的。但他沒料到的是,土地私有制帶來的一個重大問題便是非法的兼併。所謂非法的兼併,就是大國諸侯為了擴充勢力,把手伸向了向鄰國,強佔鄰國土地。

這個強佔的過程,便是四處征伐的過程。在征伐中,有的諸侯就被吞併了,消失於歷史。一些諸侯在土地兼併中相應得到人口和其他資源,國家實力越來越大,成為強國。

這樣的強國,就包括魯國、齊國這樣的諸侯。尤其是齊國,在齊哀公時期到處征伐,齊國國家實力迅速增強,齊國的地盤和人口大大增加,一躍而成山東諸侯中最強大的國家。

就這樣,本來大小諸侯都只是守著一個個叫國家的城邑這樣子的,由於周恭王的承認土地私有制,造成了一系列的嚴重後果。國家不再以單個城邑的形象出現在江湖,而是以城邑為中心的成片土地為勢力範圍的模樣了。

周天子自己的成片土地則被不斷分封后所剩無幾,終於出現了許多諸侯在土地擁有上超過了周天子!或者說,諸侯國的實力超過了大周王朝天子的實力!這使周天子管控諸侯的能力與影響力越來越弱,威望逐漸下降,這便是所謂的王室衰落。

王室衰落,諸侯益強,於是便有不少諸侯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