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571章 孔子再次離開魯國 (第1/2頁)

加入書籤

但魯哀公想多了。

在三桓掌權的魯國,魯哀公雖貴為國君,但他的決定無效。因為他的決定不符合以季氏為首的三桓家族利益!

聽說國君召見了孔子,季孫斯的臉就綠了:宮中是哪個傳的命令?

傳命令的,是服侍魯哀公的小內侍魯三。

於是,魯三倒了黴。

據說,魯三由於多次對執政上卿季孫斯不敬,被撤職查辦!

魯哀公不敢怒,也不敢言。

作為魯國國君,他居然連召見一個士人的權力也被剝奪了。

在季孫斯的操作下,魯哀公還得到了另外一個警告:反晉聯盟盟主齊侯不希望孔子這樣的人在魯國參與政事!

齊侯,就是那位醉心於奪得中原諸侯聯盟盟主之位的齊景公。但齊景公這一次可能是躺槍了,因為他根本無暇來管魯國的事。

此時的反晉事業,面臨著極大的困難!等會我們好好交代齊、魯、鄭、衛、宋等反晉聯盟與晉國之間的戰事。

但畢竟前幾年齊景公確實陰了孔子一把,使孔子不得不卸任魯國大司寇之職,無奈流亡去了衛國。

按理,孔子這樣曾經的魯國高官流亡,是很難再回到魯國的。但沒人可定孔子的罪,因為孔子實在無罪。

孔子離開魯國,雖是形勢所迫,但他沒有犯罪。

哪怕是誅殺少正卯,當時也得到了三桓的全力支援,並由當時的國君魯定公最終作出的決定。

既然無罪,那孔子當然可以坦然回到魯國。

這一次,魯國新君魯哀公即位,國內政治環境有了變化,孔子回到魯國,純粹帶著些碰運氣的味道。

但顯然,重回魯國政壇的運氣,並沒有降臨到孔子身上。反倒是遙遠的吳國,表達了請孔子赴吳國為官的態度。

但這樣一來,使孔子的處境非常不妙。吳國是晉國的傳統盟友,而此時的魯國是反晉同盟中的重要成員國!

那魯國可能放孔子去吳國嗎?

至少,齊國會強烈反對。

要知道,吳國此時在春秋江湖風頭很盛,而且,吳國已經將疆域擴到了齊國邊境!

齊國雖然現在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對付晉國上,但越來越令人可怕的吳國成了強鄰,這必然令齊國高度重視。

孔子這樣的大牛人,絕對不能放他去吳國!

以季孫斯為首的魯國三桓從齊國的態度中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機會,這個機會,自然就是邾國。

不折不扣執行你齊老大的命令,積極參與反晉大業,阻止孔子在魯國、吳國這樣的國家出仕為官,你齊老大滿意不?

嗯,應該是很滿意的。

那咱去敲打一下邾國,請你齊老大不要有多大意見哦。

公元前493年2月,魯國盡起兩軍主力,向邾國重鎮絞邑發起進攻。

絞邑與魯國相鄰,據說是夏商時期的古國絞國後裔,最早在山東棗莊一帶,是皋陶第三子封偃的封國,故絞氏源於偃姓。

在大周王朝春秋之前,古絞國就可能被滅了,其故土被邾國所得,其後裔遷入今湖北十堰市鄖陽區青曲鎮店子河一帶,重新建國,這便是周代絞國,最終被楚國所滅。

此時的絞邑,卻已經是數百年來屬於邾國的地盤。現在,魯國三桓看中了這塊地盤。

其實,魯國對邾國尤其是鄰近魯國的任何地盤都看中的,甚至看中了整個邾國。

這次魯國討伐邾國,出動了全部兩軍主力,左軍是季家軍,右軍是叔家軍與孟家軍,魯國三桓季孫斯、叔孫州仇、仲孫何忌悉數出馬。

這在整個春秋後期的魯國,是非常罕見的。

邾國,汝還能持否?

不可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