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68章 弟子樊遲(1) (第2/2頁)

加入書籤

孔子點點頭,用讚許的目光盯著樊遲道:“子遲,這個問題問題得好啊。提升品德,說簡單點,就是先做而後得,而不是先考慮能得到多少再去做。

至於改正錯誤,那就不能下意識地將責任推給別人。如果經常檢視自己,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就能改正錯誤。

至於不被迷惑,那就不能因一時之怒而亂了心智。如果因此而不顧一切,甚至不顧及自己的性命,不顧及可能會連累自己的父母,那就是被迷惑了。”

孔子為何要這樣說?原因很簡單,因為樊遲本人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勇武好鬥,心胸不夠開闊,遇事斤斤計較,待己寬而待人嚴,受不得半點委屈,一旦受辱就會不計一切後果報復等等。

孔子教育自己的學生,採取的是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辦法,對樊遲這樣先天不足但求知慾強的學生,孔子儘可能地用簡單的道理去影響他。

樊遲與孔子的這段對話,非賞有名,對於如今的我們也具有相當的教育意義。當時,樊遲問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如何崇德、如何修慝、如何辯惑。

這三個方面,說到底,都是如何提高人的修養方面的問題,也是樊遲自身能夠在這三方面有所改變並提高的渴望。

孔子告訴樊遲,不能在做事前患得患失,只要認定是善事好事,對人對己均有益,那就果斷去做。這是樊遲應該具備的“崇德”,也是樊遲在自身修養上應該克服的方面。

孔子告訴樊遲,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錯誤,不挑剔別人的毛病。只要能自覺做到寬恕他人,不挑剔,不攻擊,不笑話別人,那就是“修慝”,是一種內心的修養,樊遲需要這種內心修養。

孔子告訴樊遲,不能讓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從而被迷惑。為人處世,不要因為一點小事而生氣,更不要因此而不計後果,做出令人悔恨的事。樊遲,應該具備這種“辯惑”。

看起來,樊遲雖然是戰場上的英雄,但在修身養性上,確實存在很多不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