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80章 非禮衛國:為什麼魯軍向衛國過境卻不借道? (第1/3頁)

加入書籤

公元前505年左右,是春秋史上一個混亂的時期,也是一個大事要事頻發的時期。

魯定公繼位都五年了,我們一直在忽略國際大事。

但陽虎不能忽略,他是一個要成就大事業的有志之士。

此時的陽虎,已經成為實際上的魯國操控者,當然得將國際事務與國內事務有機結合起來,成為他讓三桓攤上事的上佳平臺。

剛剛爆發了吳楚戰爭,貌似無比的楚國居然被小小的吳國給擊敗,如果沒有秦國及時來援,楚國差不多要亡國了。

但越國卻趁吳軍主力在與楚作戰之際,居然偷襲了吳國,吳國也差點亡了國。

晉國一直在忙著與鮮虞國打仗,同時還要分出精力來處理周王室的事,對中原列國諸侯的事實在無力管顧。

晉國、楚國都無力管顧中原,中原小強鄭國看到了機會。

公元前504年春,鄭國突襲傳統世仇許國,一把滅了許國!

許國,是春秋歷史上一個經常出現的姜姓小國,是列國爭霸中龍套榜排名十分靠前的男爵諸侯。

由於地處中原戰略要害地帶,與鄭國相鄰,一直與鄭國矛盾重重。

鄭莊公時期,鄭國就聯合魯國、齊國滅過一次許國。

但在魯國的強力反對下,最終許國得以保留,但被一分為二,西許就成了鄭國地盤,東許則以鄭國附庸的身份苟延殘喘著。

鄭莊公去世後,許國趁鄭國內亂,利用鄭國內部矛盾,一舉收復西許。

許國還宣佈,從此脫離鄭國控制。然後,許國採取了堅定追隨楚國的外交方針,靠著楚國的保護勉強在春秋江湖喘著氣。

因為鄭國的威脅,許國不斷遷國,甚至後來遷到了楚國的葉地。

本來嘛,你許國將國家遷得離鄭國遠一點,再加上本就沒有雄心壯志,只求安穩度日,日子應該可以過下去。

但許國這一次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想來想去還是把國家遷回自己認為的祖地榮城,即今河南省魯山縣東南約三十里的地方。

這是哪裡?

鄭國的眼鼻子底下。當然,也與魯國相鄰。

在許國看來,只要自己堅定跟著楚國走,你越來越衰弱的鄭國不可能會拿自己怎麼樣。

但是,誰也沒想到,超級大國楚國被吳國打敗了,而且敗得很慘,連都城郢都都被吳軍佔領!

鄭國樂了,公元前504年1月18日,鄭國向剛遷來榮城僅僅三年的許國發起突襲,乾淨利落地滅了許國。

再見,許國。

之所以說再見,是因為許國雖然被滅了,但史料中還是有許國出現的。

這個不稀奇,因為對一些跑龍套的國家來講,滅和被滅是常態化的。

楚國看著許國被滅,心生愧疚,於是扶持了一個許國公室子弟在楚國境內延續許國宗祀。

但姜姓許國只延續了二十來年,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封公族子弟公子結為許君,許國從此再也不姓姜,而姓了羋。

羋姓許國最後徹底告別歷史,則是在戰國時期,楚國一紙命令,廢黜許君,亡了許國。

許國很可憐,被本系列春秋故事形容為流浪國家。自春秋開啟以來,經常見許國在遷國。

許國這種小國,被滅是必然的。

魯定公喝著茶看著這個春秋江湖,他很淡定。

因為對於許國被滅這樣的大事,他勿需作出任何決策。因為魯國的重大決策,是三桓集體作出的。

而三桓的集體決定,則是由季氏主導的。

只是,季氏卻是在陽虎背後操控的!

但陽虎沒有動,許國被滅,表面上看,不幹魯國什麼事。但陽虎相信,與魯國相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