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93章 有備無患:去晉國朝見,季孫行父為何要準備弔喪用的財禮? (第1/2頁)

加入書籤

公元前621年夏,季孫行父赴陳國聘問。季孫行父的差事辦得非常順利,據說,這次赴陳國,季孫行父展示了小心謹慎、彬彬有禮、知禮守禮的魯國形象,陳國人對他的評價非常高,對魯國的好感度增加了很多個點。

這讓魯文公很滿意,公子遂、臧文仲也很滿意。領導滿意的結果是季孫行父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辦差機會,辦差多了立功機會就多。立功多了,提拔和獎勵自然也多,家族的影響力和實力就會提到提升。

所以,公元前621年秋,剛剛夏天赴陳國出差,此時回到魯國的季孫行父,還沒好好休息幾天,又得到了赴晉國聘問的機會。

當時,公子遂對魯國這次主動赴陳國聘問還是有些擔心的,他建議魯文公必須及時安排一次對晉國的朝見,以探察晉國的態度,同時向晉國示好,以免遭到問責。

是的,這就是魯國的典型外交,極端的小心謹慎,別去得罪大國。

魯文公當然全盤採納了這個重特大意見,命季孫行父出使晉國朝見晉侯。

季孫行父很清楚自己的使命,他本身就是一個小心謹慎的人,此時剛在魯國政壇上嶄露頭角,身系季氏家族的平安昌盛,作為宗主自己必須慎之又慎。

季孫行父甚至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達到祖父季友的威望,所以為人必須低調,處世必須謹慎,辦差必須完美!

臨出行前,季孫行父親自去察看了一下朝貢的財禮,對晉國的朝貢可不能馬虎。現場察看的結果讓季孫行父很滿意,他拍了拍副使張三的肩,點了點頭,然後道:“很好,辛苦了,不過,還得再備一份禮。你就按遭喪之禮的標準去準備吧。”

遭喪之禮,即遭到喪事應給出的財禮。但這一次,季孫行父赴晉國,那是朝見晉國國君,只需備足貢品即可,為何要備遭喪之禮呢?

張三很不理解,他對季孫行父道:“按照國君的命令,您這次是赴晉國朝見的,下官也沒聽聞晉國有何卿大夫的喪事,為何要置辦遭喪之禮呢?您是否有得到訊息,因此備禮順便去弔喪呢?”

季孫行父搖搖頭道:“有備無患,遇事不亂。雖然現在晉國沒有什麼喪事,但萬一我們到了晉國,晉國卻突然有了喪事呢?如果我們都有了準備,那就可以不用麻煩再赴一趟晉國弔唁奔喪了。”

張三聽得目瞪口呆,暗自搖了搖頭,又暗自笑了笑,想想反正你領導怎麼吩咐,那老子就怎麼辦就是,無非是多辦幾車財禮的事。

令張三真正目瞪口呆的是,季孫行父到了晉國後,晉國居然真的有喪事,而且是大喪事:晉侯薨了!

季孫行父有預卜先知特意功能?

這當然不是的,因為魯國與晉國路途遙遠,別看我們現在從地圖上看,山東到山西,挺近的,那是有飛機高鐵什麼的。但在春秋時期,得走幾個月哩。

幾個月內會發生什麼事,誰知道?季孫行父預先當然不知道晉襄公會病逝,他甚至也沒作過什麼調研,估計一下晉國哪位卿大夫級別以上的大人物會去世,他就本著小心謹慎行事而已!

其實,張三不知道的是,季孫行父夏天時去陳國聘問,不但為國家帶了聘問用的聘禮,也為自己帶了求親用的聘禮,甚至也帶了這個遭喪之禮!

只是,這個情況如同我們經常見到春秋史料關於占卜問卦的那些事,那些被後世驗證成真的占卜被記錄了下來,包括有人預言誰誰誰將要死了之類的。但大量的沒有被世後驗證成真的,是沒有記錄的。

所以,對於春秋史料所記載的那些算命看相占卜問卦之類的,基本都不要予以過於關心,因為這完全不符合科學。

但季孫行父這個小心謹慎的心理,使他在這次赴晉國朝見這樣的重要外交活動中,生了有備無患之心,而這個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