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改父道:為什麼孔子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為孝? (第2/2頁)
、做錯了,作為兒子,理應與父親站在一起。畢竟,只要父親在,那就由父親來承擔責任。
更何況,所謂對與錯,本身非常複雜,不與具體環境具體情況相聯絡,無論對還是錯,都是不是絕對的。
“父沒,觀其行”,父親去世了,就要看兒子是怎麼做的。
這個怎麼做,首先當然是合乎禮儀的喪祭之事,如守孝三年之類的。同時要亦效法父親合義合禮的言行,要對先父足夠的恭敬尊重,要守住包括父親在內的家業和榮譽等等。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即三年之內,不要改變父親傳下來的規矩,這個規矩涵蓋方方面面,包括思想、作風、施政、理念、用人等等。
對於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當時孔子不少學生都不理解,這不是扼殺了創新精神嗎?純粹是守舊思想,一個家族、一個家庭一旦守舊,談何發展?
當時甚至還有學生例舉了大禹的事,大禹算不算孝子?對這樣的聖人級別的大人物,在百善孝為先的理念裡,孔子當然要肯定大禹是孝子。
但大禹卻偏偏完全摒棄了他的父之道,大禹父親鯀在治水中採取的是堵水法,但失敗了。而大禹繼承父業,承擔起治水重任,他採取的是疏水法,最後成功了。大禹貌似完全不講孝道了。
大家還講到了仲孫速。據說,仲孫速繼承家業後,一切均按父親仲孫蔑的規矩來辦,真正踐行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完全就是一個春秋版的蕭規曹隨,這讓當時臥病在床的仲孫蔑非常欣慰,也讓世人高度評價仲孫速是魯國孝子典範。
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曾參就對仲孫速非常感佩,他對孔子說:“學生聽老師教導過,孟莊子的孝,別的都應該能夠做到,但他能做到不更換父親孟獻子舊臣,不改變孟獻子的施政措施,這是確實是很難很難做到的。”
曾參的原話有一句“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這就是與前面講過的“無改於父之道”意思一致。父之道,很多方面可以做到,但作為政治人物,特別是象仲孫速這樣的魯國卿大夫,可謂是國家高階領導,怎麼可能做到自己的政見與父親擔任國家高階領導時一致呢?
所以孔子就解釋道,這並不是說要盲從父親,而是要“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對其善者,要從而不改;對不善者,則要子為父隱,在實際行動中糾偏導正。
大禹雖將“父之政”改弦易轍,但他彌補了父親的過失,完成了父親未竟之業,是為真“孝”而非不孝。
仲孫速正是這樣的人。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