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2章 虢邑遇險:為什麼叔孫豹在虢邑會盟上差點被砍了頭? (第3/3頁)

加入書籤

貞為體,這是義。

一個忠信貞義的人,難道可以被誅殺嗎?

善人在患,弗救不祥;惡人在位,不去亦不祥!大夫不要再說了,叔孫豹非但不能殺,老夫還一定要救他!”

趙武再也不理樂王鮒,他專程會見了楚國令尹公子圍,替叔孫豹求情道:“令尹,魯國雖然有罪,但代表魯國參會的叔孫豹不避禍難,既不逃亡,又不求情,甘願一死以殉盟約。

令尹拘捕了叔孫豹,叔孫豹敬畏楚國的威嚴,選擇從容赴死,這是高義。

武以為,令尹何不赦免叔孫豹,以此來勉勵您的屬下呢?如果楚國的官吏們在國內不避困難,在國外不逃避禍難,這就是賢者之為。

有賢者為官,楚國還有什麼可憂慮的?憂慮之所以產生,就是有困難而不能治理,禍難來了而不頂住。

如果我們不讓賢者安心,那就沒人會追隨我們啊。

叔孫豹正是這樣的賢者,因此武請求令尹赦免他,以此安定其他的賢者。

如果令尹不因魯國有罪而討伐,並且讚揚魯國的賢者,武相信天下諸侯都會心悅誠服歸順楚國。

再說,魯國為什麼會討伐莒國,這事現在還說不清楚。

兩國是鄰國,鄰國之間難免會有糾紛。邊境城邑,在此亂世中,疆域無定主。就算是以前,國與國之間劃定疆界,設定官員,樹立界碑,製作法令,鄰國之間的糾紛也一直存在。

作為盟主,我們不能過問國與國之間的具體糾紛。雖說弭兵盟約,各國不相討伐,但邊境衝突時有發生,盟主管得過來嗎?

就象吳國、百濮這些國家,你們楚國難道會不去討伐嗎?

所以,魯國與莒國發生邊境糾紛,還是讓他們自行解決吧,我們不要去過問了,這也省了不少心對不?於己省煩惱,於人赦賢者,善也。希望令尹好好考慮吧。”

不管如何,趙武可是代表晉國的,也是世界共同的盟主,趙武的意見公子圍當然要聽了。

最後,公子圍提出了條件,就是如果趙武答應,此次會盟不再另行歃血,那就赦免了叔孫豹。

趙武嘆了口氣,答應了公子圍的要求。

是的,為了救叔孫豹,晉國就退讓一步吧,那就不主持歃血就是。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春秋魯國風雲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