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有原型 (第2/2頁)
屬於米國國家射電天文臺。
為了保證望遠鏡的工作不受干擾,綠岸鎮附近相當大的範圍內,都禁止無線電訊號發射。
它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索外星文明。
至於從歷史層面講,還得追溯到美蘇太空競賽。
也就是1957年到1975年期間。
正好與我們國家這段歷史不謀而合。
當時兩國為了爭奪航天實力的最高地位,而展開太空競賽。
除了我們已知的導彈,火箭,人造衛星,空間探測器等領域的競爭。
其實還有一項更高的絕密機會。
當然,現在這些資訊也慢慢流傳出來了。
那就是:搜尋地外智慧,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尋找外星文明,其英文縮寫是SEtI。
在1960年,米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發起了第一個SEtI實驗專案,叫作“奧茲瑪計劃”。
當時,他就是利用那臺綠岸射電望遠鏡,在波長21厘米的波段,監聽來自,波江座一顆恆星的無線電訊號,希望接收到地外文明發來的資訊。
這事曝光以後,綠岸射電望遠鏡,便名揚天下。
不過可惜的是,在長達4個月,累計150小時的監測中。
除了一些無線電噪聲,它並沒有收到什麼意義的訊號。
儘管如此,人類卻沒有停止尋找地外智慧的腳步。
在大約半個世紀以後,人類開始採取大面積掃描,觀測,天空的方法探索太空。
2009年3月,米國發射一個口徑為95厘米的太空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大家應該都耳熟能詳。
它叫作“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它也是人類成史上,第一個,用來探測太陽系外,類地行星的,太空望遠鏡。
截至2013年5月,它在圍繞太陽的軌道上,穩定執行了4年多。
觀測了超10萬顆恆星,一共發現了2000多顆太陽系外的行星,其中有很多行星,具備孕育生命的自然條件。
直到現在,天文學家,仍在對這些行星,進行深入的觀測和研究。
所以,我很有理由懷疑,任以虛這裡寫的紅岸基地,原型就是綠岸天文臺。
從雷達天線的尺寸規模來看,就是一個鐵證!
那個寫自傳的人,之所以語焉不詳,恐怕就是為了保密。
隨著韓仁東一番解釋,評委室,諾蘭等人終於是明白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連上了!”
“是啊,連上了!難道三體文明跟葉文潔有關!”
“這麼說,四十年前,葉文潔很有可能,就跟三體文明有過接觸?!”
韓仁東點點頭:“我覺得很有可能!要不然任以虛也不可能,對葉文潔的背景,做這麼多的介紹和鋪墊!”
局座頷首同意:“有道理,也確實連上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