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71節 (第1/5頁)

加入書籤

“高先生也曉得,一旦江寧那邊確定另立新帝,”孫尚望說道,“第一個要阻礙解燕京之圍的,除了新帝外,怕不會有別人的——到時候,即使津海以慘重代價守住,也只會給江寧造成危機得到緩解的假象。而此時,梁、曹在外圍,而淮東在近側,高先生相不相信江寧會做出聯合梁、曹來壓制淮東的愚蠢舉措來?”

高宗庭暗歎一聲,淮東既然決心放棄津海,林續文想獨守就斷無可能——淮東會顧全大局,但不會為了所謂的大局而給別家做嫁衣,更不會將自家的性命交到別人手上去——高宗庭問孫尚望:“淮東走到這一步,已經無路可退了嗎?”

“此事非尚望能謀,”孫尚望說道,“大人素重高先生,尚望只是希望高先生不要讓大人失望。”

“唉!”高宗庭微微一嘆,沒有再說什麼,袖手離去。

第69章 不臣

看著高宗庭離開,孫尚望心有感慨,暗道在他心裡對元氏仍存有最後一絲期望未滅吧?

待高宗庭離開,孫尚望又重新登上城頭,林續文在他與高宗庭說話的當兒走到別處去了——遠遠看見有海船靠岸,不曉得從登萊過來的海船還是從崇州過來的海船,但只要看到海船登岸,對給困在津海的難民就希望不絕。

他們未嘗不希望津海能守得住,但將三四十萬人都填在津海,付出的代價太大。而就淮東的安排,是要將三十多萬難民先疏散出去,但會將包括淮東騎營在內的兩萬守軍留下來堅守到最後。

這個所謂的“最後”,實際要取決於東胡人的反應,要是真以為將三四十萬人都填在這裡就一定能守住津海,也過於視東胡人於無物了。

再者津海守住了,燕京就一定能守住?預料燕京到七月底就會斷糧,斷糧之時,對燕京守軍的軍心士氣的考驗才會真正的到來。

天下為棋,在這棋盤上落子的,可不只有淮東一家啊。

不管怎麼說,高宗庭都還是李卓的謀臣,這時候不肯盡心替淮東謀算,不由的令人覺得惋惜。如此也好,淮東也不是什麼人都希望高宗庭加入就驟得高位。

孫尚望一邊巡視城寨的防守,一邊胡思亂想,走到南寨時,有侍衛從主城跑過來,告訴他有信從淮東傳來。孫尚望趕回官廳,林續文、高宗庭、吳齊、周普、馬一功等人已經趕了過來。

“大人的意思,是希望在燕京失守後,我們仍要儘可能的堅守更長的時間,”吳齊邊說邊將手裡的信函遞給孫尚望,孫尚望是有資格閱看林縛親筆書函的,“人員的疏散,大人是希望從即日起就開始,不再拖延。先將流難民眾從海路疏散到萊州,沿膠萊河南下,到即墨後分走海陸到淮口再進行中轉,淮東那邊已經派員到萊州、即墨等地做好準備了……這些人都留在津海消耗跟犧牲,未必能改大局,將來反奪燕冀,卻能依仗他們為戰力!”

孫尚望接過信函之時,又看了高宗庭一眼,如今的局勢已經很明顯了,是江寧已經做好擁立新帝的準備、不肯救燕京,而林縛在淮東,對林續文及高宗庭的心態也有準確的把握——高宗庭臉帶愧意的將目光轉開。

孫尚望將林縛從淮東傳來的親筆信函展開:雖說北地的局勢讓人看不到希望,但浙東的戰績很讓人鼓舞,至少在東線,已經迫使奢家轉攻為守。

要能將三四十萬津海民眾遷到岱山、昌國、明州等地安置好,再撿選健壯編入營伍,淮東少說能得三四萬戰卒,這個結果要比在津海消耗掉要好。

在孫尚望讀信之時,吳齊繼續說道:“燕京到七月底很可能就會斷糧,在七月底之前,燕京很可能會組織突圍。就東胡人的部署,也是‘圍三闕一’之勢,但津海能接援之,也應儘可能接援,然而就津海的地勢,沒有長守之利,需及時將傷病撤到津衛島安置,不到萬不得己,津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