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節 (第1/5頁)
“南陽要守,就不宜追究梁成翼汝陽失利之責,還要安其心,江寧應派人到南陽走一趟,以示撫慰,嶽大人以為何人合適?”林縛問嶽冷秋。
嶽冷秋思量林縛也不會坐看南陽陷落,南陽一旦陷落,燕胡就會跟荊湖連成一片,奢文莊、羅獻成、陳韓三等叛軍降燕,便使得燕胡在西線再多二十萬兵馬可用。
雖說如今奢家、羅陳二人降燕的勢態也日趨明朗,但畢竟給南陽分割,使其首尾不能相顧,這有利於淮東從容部署,分而擊之。
一旦叫荊湖諸叛與燕胡連成一片,問題就會極為嚴重,一時荊湖的軍事力量對比,將再度向不利淮東的方向發展;再一個,燕胡使奢家在荊湖為先鋒,牽制淮東一部兵力,燕胡甚至可以調集主力兵馬,重新集結到東線,攻擊淮東在徐州的防線。
眼下,淮東在徐泗佈下重兵,可以抵禦燕胡十萬重兵的衝擊;一旦燕胡在東線集結的兵力超過二十萬、甚至達到三十萬,淮東還能繼續堅守淮河北岸嗎?
嶽冷秋心想自己直接回池州軍的可能性甚微,既然林縛不會坐看南陽陷落,自己到南陽走一趟,也算是對太后那邊有個交待。
眼下南陽的形勢最為牽扯到太后、元歸政一系人員的心思。
嶽冷秋思定,說道:“樞密使身邊謀臣無數,我留在豫章也無良謀可獻,但與淮西、南陽還算熟悉,願往南陽走一趟。”
南陽的防守,淮西也至關重要,也需要嶽冷秋代表中樞走一趟。
林縛蹙眉想了想,說道:“嶽大人願走這一趟,那是再好不過。想來向江寧請旨也快,嶽大人可以先去廬州,待請得聖旨後,即行北上。嶽大人到南陽,可告之南陽諸人:待袁州事畢,樞密院在江西還能調三萬精銳北上,實無需慮燕胡能速陷南陽……”
周同率唐復觀、劉振之兩部先行渡江去了廬州,才三萬兵馬,淮東在江西境內僅步卒還有四個鎮師,滿編制高達六萬人。
只是六萬兵馬在上饒戰事時減員嚴重,此時還沒有休整補充完全,又分散於江西各處。
虞文澄部在江州,陳漬部在贛江,張苟部從撫州南下,攻邵武未果,留在豫章、留在林縛身邊的兵馬,僅張季恆所部及騎營周普部,不過一萬四五千人。
江西形勢初定,但隱患還沒有消除,除了奢家還有萬餘殘軍固守閩北不降外,黃秉蒿在袁州,拖到今日,還沒有談妥投降的條件。
要是袁州黃秉蒿能安心不搗亂,林縛至少可以從江西境內將陳漬、張季恆兩部精銳迅速抽出,調往廬州備戰。這樣,林縛在廬州就有六萬精銳步卒及近萬騎兵的機動兵力,就能隨時支援信陽、南陽,形勢就會變得樂觀一些,而不會像現在這麼緊迫。
只可惜袁州拖到今日還是懸而未決,倒叫嶽冷秋懷疑黃秉蒿是不是一開始就沒有投降的誠心?
要是上饒戰事之後,林縛能夠咬一咬牙,調淮東軍兵馬主力西進,將五六萬精銳集於袁州城下,說不定就能叫黃秉蒿迫於壓力投降,而不會陷入今日的困境。
如今燕胡大軍南下在即,南陽岌岌可危,羅獻成也有倒戈之勢,林縛急於將兵力從江西抽出來渡江北上——眼下的形勢對黃秉蒿來說,越往後拖則越為有利。
黃秉蒿甚至可以不降,佔著袁州觀望形勢,林縛又能奈他何?
淮東兵馬可以說是天下勁旅,野戰難逢敵手,但攻城掠地跟野戰不同。
從豫章沿袁河西進,地勢愈西愈險,到袁州一帶,則易守難攻。林縛再託大,難道能用一萬四五千兵馬去強攻有三四萬兵馬防守的袁州堅城?
在嶽冷秋看來,林縛還不夠果斷,才叫他在處置袁州一事失當。當然,這些心思,嶽冷秋都藏在心裡,也不會不討喜的說出來。
林縛也不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