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汜水關 (第2/2頁)
聯軍麾下確實兵力更多,可是,人心不齊,先不說別的,魏國和秦國有仇不假,可難道,魏國和隨國鄭國就沒有矛盾了?
隨國打過魏國,吞併過魏國土地。
魏國也經常打鄭國,從鄭國那裡收保護費。
可以說,各個國家之間,都存在著一些矛盾,區別在於誰多誰少而已。
而在李言看來,魏國恐怕很難成功組建聯軍。
因為魏國根本沒有可以打動其他國家的籌碼。
魏國如今早就不復當年的強悍了。
隨著隨國和秦國的崛起,作為北方霸主的魏國,不可避免的和秦國以及隨國爆發了衝突。
魏國多年以來,對秦國和隨國的戰爭,基本上是敗多勝少。
這導致魏國國力在最近幾十年,下降嚴重。
同時,秦國已經有二十年沒有發動大規模對外戰爭了,四國沒理由突然組建聯軍攻秦。
畢竟,秦國比不上四國合力,可四國想要拿下秦國同樣困難重重。
秦國只要把控住汜水關,那麼,基本便可以擋住聯軍西進的腳步。
而且,汜水關可以成為秦國的屏障,自然不是那麼好突破的。
秦國休戰的二十年間,為什麼其他國家不來打秦國。
不單單是因為秦國自己足夠強大,更因為,想要打秦國,難度太大。
想要讓秦國傷筋動骨,那麼,就得打進汜水關。
因為秦國的精華部分,就在汜水關以西的地區。
可是,汜水關想要突破,難度太大。
汜水關地處黃河邊,南側是綿延的山脈,北側是黃河。
看上去好像不是很難打,但是,想要打汜水關,聯軍需要解決一個問題, 糧食補給。
有人會說,這汜水關靠近黃河,不是可以依靠水路運輸嗎?
表面看上去確實如此,可是,要知道,在汜水關前裡,黃河先是發生了一個大轉彎,然後河道變窄,如果只是如此,還沒什麼,可是,在轉彎以後,出現的便是黃河的三門峽。
由神門,鬼門,人門三座河中島嶼組成的三門峽,直接阻斷了船隻通行的可能。
由於河道變窄,加上突然轉彎,已經足夠危險了,結果,轉彎以後,就要面對三門峽。
船隻根本不可能透過。
這意味著,聯軍如果想要進攻汜水關,那麼,以水路進行運輸的糧食物資,最多隻能到三門峽,然後就得走陸路運輸。
儘管說,從三門峽到汜水關陸路距離只有一百來裡。
可是,陸路運輸的消耗是極其巨大的。
別看只有一百多里,可是,如果想要進攻秦國,軍隊數量肯定不能少。
秦國常備軍數量便有四十萬,靠近汜水關的平東軍數量超過八萬。
一旦秦國面臨大規模戰事,可以動員的軍隊數量必然更多,地方部隊加上常備軍,總兵力過百萬。
哪怕以平東軍加地方部隊,秦國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在汜水關投入超過二十萬以上的兵力。
你總不能指望幾萬人便來進攻秦國?擊破汜水關吧?
想要擊破汜水關,怎麼說也得集中超過四五十萬人才有可能。
而四五十萬人,一天消耗的糧食數量是驚人的。
沒有水路作為運輸條件,靠陸路運輸,就算只有上百里,也足夠進攻方喝一壺的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