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8章 戰爭成本 (第2/2頁)

加入書籤

之戰,秦國因為有水路可以進行後勤運輸,所以哪怕秦軍距離本土更遠,也可以用更低的成本運輸糧食物資。

而趙國,雖然距離長平更近,可是,一道太行山脈,嚴重阻礙了趙軍的糧食運輸補給。

完全依靠陸路運輸的趙國,在補給距離更短的情況下,消耗卻更大。

而和秦國在汜水關打仗,秦國在消耗的同時,卻也在回血,畢竟,秦國沒有被軍隊完全拖垮國內的生產。

可聯軍不同,因為戰爭成本更高,聯軍可以說是一直在失血的。

一旦聯軍當中,國力最弱的一個無法繼續支撐下去,那麼,聯軍自然也就崩潰了。

而且,和秦國在汜水關玩持久戰,不但耗不過秦國,長期這麼整,還會讓聯軍各國自己的國力大量消耗。

相反,秦國因為國力受影響不大,在各國把大量國力投入到戰場的時候,秦國可以把國力放到其他地方。

比如說,秦國可以加強水利建設,修橋修路,或者是把省下來的錢儲備起來。

這就好像,秦國每年可以存下來一筆錢,而其他國家因為高昂的戰爭成本,不但沒辦法存錢,很可能還得透支一部分。

當秦國每次都可以存一筆錢,而其他國家都要大量消耗時,那麼,多年以後,秦國便擁有了足夠的財富,來進行財富自由。

國力同樣如此。

所以,只要秦國守住汜水關,聯軍的威脅對於秦國來說,並不大,反正各國組建聯軍,進攻秦國也不止一次了,每次都在汜水關下撞的頭破血流。

這種情況下,李言實在有一些想不明白,魏國憑什麼認為,聯軍可以成功組建起來。

進攻秦國有難度,而且很高 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魏國根本無法讓楚國和隨國出兵攻秦。

不過,就算魏國無法成功組成聯合,秦國方面也需要有一定的應對。

另外,則是,秦國至少得要給魏國一個教訓。

要告訴各國,我秦國不是誰都可以侮辱的。

因為,魏國就算組建聯軍失敗,可如果秦國沒有表示,那麼對於秦國來說,就是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

不然的話,就算這次不成功,誰知道下一次魏國會不會成功組成聯軍呢?

而且,我秦國二十年沒有東出,你魏國就敢那麼蹦噠,是你魏國飄了,還是以為我秦國拿不動刀了?

不打你魏國一頓,真的以為我秦國經過二十年時間,就從猛虎變hello Kitty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