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1章 削弱清除外來勢力 (第1/2頁)

加入書籤

楚系,魏系這些外來勢力,確實為歷代秦國皇帝提供了很多幫助。

因為楚系,魏系這些勢力,是外來勢力,天然不受秦國本土勢力的歡迎,而且,各個派系勢力之間 因為長期以來的國家積怨,彼此之間,不說水火不容,至少也是相看兩厭。

這使的,外來勢力,想要在秦國立足,便需要表現出足夠的價值。

比如說,同樣是擔任縣令,外來勢力的人,會百分百完成皇帝的命令,同時還愛護百姓,不貪汙什麼的。

總之,便是提供表現出足夠的價值,在秦國獲得皇帝的賞識。

而在這些外來勢力的內卷之下,使的秦國本土勢力的人,也不得不進行內卷,畢竟,你要是在政績上比不過人家,怎麼升官?

所以,長期以來,秦國提供維持外來勢力對本土勢力的競爭,從而讓秦國上下可以保持一個較為高效的國家機器。

但是,大量接納外來勢力也會對秦國造成巨大影響。

儲君之爭什麼的,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更大的麻煩則是在對外戰爭上面。

雖然說,楚系,魏系這些外來勢力,在秦國紮根,為秦國效力,同時也在秦國升官發財。

但是,說到底,楚系 魏系這些勢力的人,終究不是秦國人。

天下諸國紛爭數百年,從原先的百餘國家變成了如今的五個大國,十幾個小國,可以留到現在的國家,哪個沒有幾把刷子。

各個國家之間的認同感是極其強大的。

這使的,秦國在對外戰爭時,經常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

那便是,當秦國在戰爭上取得大勝,可是,往往只能得到很少的戰果。

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其他國家的插手。

畢竟,五大國彼此物理交流了上百年,各個國家之間,有聯盟有反目,但是,有一個原則,卻是所有國家的暗中默許的。

那便是,任何一國都不能強的過分。

三十多年前,秦,魏兩國大戰,秦國大勝,一舉殲滅魏國半數大軍,秦國大軍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佔據魏國五十七城,半數魏國土地陷於秦國手中。

秦國更是調集十五萬大軍,直接兵臨魏都安邑。

可是,在這種關鍵時間,鄭國,隨國兩國,聯合宋,唐,曹等數個小國一起,組成聯軍,救援魏國。

楚國雖然沒有派兵救援魏國,卻在秦楚邊境屯兵三十萬。

那一仗,秦國在魏都安邑城下慘敗。

損失大軍十萬以上。

雖然沒有讓秦國傷筋動骨,但是,秦國被迫放棄了到手的絕大多數魏國城池。

迫於魏,鄭,隨等諸國聯軍,秦國被迫以接受魏國割城五座,結束了那場幾乎可以滅亡魏國的戰爭。

而秦國在耗時兩年,損兵折將過二十萬,耗空秦國國庫,得到的僅僅只有魏國八城。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秦國內部魏系,楚系勢力的牽制。

魏系勢力成為了魏國溝通秦國其他勢力的牽線人。

使的秦國內部人員的意見,嚴重阻礙了前線軍隊的作戰。

而其他派系的人員,雖然沒有明面上支援,可是,暗地裡可是搞了不少小動作。

比如說,派去魏國談判的使者,被魏系勢力提前賄賂,導致談判結果和秦國預期嚴重不符。

再比如,楚系勢力以楚國在邊境屯兵三十萬為理由,將大量軍隊調動到秦楚邊境地區,使的魏大軍後援不足。

同樣的事情,在秦國對其他國家的戰爭當中,也經常出現。

李虎,或者說,歷代秦國皇帝,都希望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而在二十年前,李虎想到了解決方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