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1章 缺鐵 (第2/2頁)

加入書籤

和沒有防彈衣的區別還要大。

有盔甲的人完全可以對沒有盔甲的人大喊道。

“我要打十個。”

所以,一支軍隊當中的披甲率一旦提高了,就相當於提高了戰鬥力。

很多農民起義軍在後期,擁有不差於正規軍的實力,便是因為,獲得了大量的盔甲。

比如說,隋末亂世,李世民從618年到624年六年時間,便幾乎完成了統一天下的戰爭。

隋末亂世持續時間短,但是,隋末的這些起義軍一個個戰鬥力可都不差。

李密率領的瓦崗軍,正面硬剛隋軍主力,消耗完了隋軍最後的軍事力量。

王世充,竇建德的軍隊,都是可以做到,被騎兵衝爛了陣型而不潰敗的存在。

幾年時間,這些農民起義軍為什麼可以有那麼強的戰鬥力?

因為,這些起義軍在起義之初,便獲得了大量的盔甲,直接跳過了發展階段。

其他朝代的起義軍想大量擁有盔甲,要麼吸納大量的正規軍,要麼自己發展起來製造盔甲。

這些都需要時間。

而隋末的起義軍,得益於楊廣的“資助”直接跳過了漫長的初始資本積累階段,而是直接進入了爭霸階段。

而冷兵器軍隊當中的眾多裝備,製造最繁瑣的,往往就是盔甲。

目前對於秦國來說,制約盔甲數量的最大因素,便是鐵的產量。

秦國目前的鐵產量一年大約是五百萬斤左右。

平分到秦國每一個人頭上,一個人連半斤都沒有。

而這四百多萬斤鐵,不可能全部給軍隊使用,老百姓的農具還要用鐵,其他方面也要用鐵。

軍隊可以獲得的鐵數量其實並不多。

而鐵產量的不足,自然導致秦國軍隊當中的披甲率不高。

如今秦國軍隊當中,披甲率大約為六成左右。

這六成的披甲率,包括鐵甲,皮甲,木甲,合甲等一系列甲冑。

其中,鐵甲的數量是最多的,佔到了秦軍甲冑裝備數量的五成左右,其次是皮甲,大約在秦軍當中,佔到了三成裝備數量。

剩餘的甲冑則佔據另外的兩成數量。

而五成鐵甲大多數也不是什麼重甲,僅僅是甲冑重量十幾二十斤的輕甲。

重量超過三十斤的甲冑,數量不多,至於五六十斤的重甲,那就更少了。

雖然今年秦國透過布帛向唐國購買了大量的鐵,但是,秦國不可能年年都能買到那麼多的鐵。

想要增加秦國鐵產量,最好的辦法 便是增加秦國自身的鐵產量。

只有這樣,秦國才可以擁有更多的鐵礦,更多的甲冑,軍隊也可以擁有更強的戰鬥力。

而限制秦國鐵產量的主要原因,便是冶煉技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