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341章 袁紹不親臨一線的原因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而且,在袁紹死的時候,袁譚已經被袁紹過繼過了自己的大哥袁基,所以從法理上來說袁譚是袁基之子,袁紹不把基業交給袁譚說得過去。

而袁紹現在袁尚,還有一個重要袁紹,那便是,袁尚得到了審配的支撐。

袁紹四州之地,冀州是最重要的。

而當時,掌握冀州大部分軍權的是審配,而審配是支援袁尚的,他和支援袁譚的辛評,郭圖關係不睦,如果是立袁譚為繼承人,很容易會引起軍中分裂,所以得到軍中實力最強的審配支援的袁尚是最佳繼承人。

之所以後面袁譚和袁尚會翻臉,都因為袁紹死的太早。

所以,在當時,官渡之戰對於袁紹來說,不是生死之戰,他不親臨一線,也就不算奇怪了,畢竟,人沒到絕境的時候,是很難下定決心拼命的。

另外就是,袁紹就算想拼命,恐怕,很多人的不希望袁紹去拼命,之前說過,袁紹發家靠河北豪強,河北豪強需要袁紹來加官進爵。

所以,對於河北豪強來說,袁紹是不能死的。

畢竟,你欠銀行一百萬,銀行是你大爺,可你欠銀行一百億,你是銀行大爺。

最後則是,袁紹和曹操的定位不一樣。

袁紹一開始,便是打著當主公去的,而曹操一開始的志向,不過是當一個徵西將軍而已。

袁紹和曹操對於自身的定位不一樣,那麼,自然會以不同的標準來約束自己。

袁紹在界橋之戰當中,親臨一線,僅僅只是因為界橋之戰是生死之戰,他作為主公,偶爾一次親臨一線還是可以的,但是每次親臨一線,那是不行的。

而曹操基本上是每次都親臨一線,因為人家一開始,就把自己當個將軍使。

所以,這便造成了,在官渡之戰當中的關鍵時刻,袁紹和曹操,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

而這個選擇,成為了決定這場戰爭的最關鍵一步。

曹仁和荀攸率領留守曹軍,死命擋住了袁紹軍的進攻。

而在曹操親臨一線,提劍砍人的情況下,曹軍的戰鬥力呈現指數級增加。

曹操麾下的一名名將領,更是一個個奮勇爭先。

曹軍將領樂進,更是親自帶頭衝鋒,一路直殺向淳于瓊。

“淳于瓊拿命來!”

樂進帶著自己的本部兵馬,在其他人的配合下,一路殺到了淳于瓊面前。

淳于瓊看著個子不高的樂進,並沒有在意,舉槍便刺了過來。

結果沒想到,樂進居然不閃不避,僅僅只是輕微的一個側身,便避開了淳于瓊這槍。

然後,樂進一把抓住淳于瓊的長槍,猛的一拉,將淳于瓊拉到自己面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