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攻魏滅國之戰 (第2/2頁)
儲備。
李言決定,這次伐魏,秦國要打一場滅國之戰。
得益於丞相的梳理,如今的江漢和南陽地區的楚人,已經開始融入秦國這個大家庭了。
自今年年初,李言將丞相派去江漢和南陽地區,丞相便將兩地治理的井井有條。
不但快速恢復了兩地的生產生活,還為秦國招攬了兩地的人心。
同時,丞相有感於江漢地區良好的條件,在江漢地區主持了大規模的墾荒運動。
半年時間,江漢地區的耕地數量,足足增加了六百萬畝。
南陽地區的耕地也增加了幾十萬畝。
可以說,江漢和南陽地區,比之當初楚國統治的時候,果然富庶了。
所以,今年,江漢和南陽地區,便可以為秦國提供物資支援了。
有了江漢和南陽地區的加持,外加秦國之前的物資儲備,讓李言有了打一場滅國之戰的底氣。
而此次滅國之戰,李言打算出動三十萬大軍,對魏國發動進攻。
為了出其不意,秦國在儲備物資階段,並沒有暴露谷河徑的運輸能力,而是,先將物資儲備到汜水關,擺出一副要出汜水關出兵的樣子。
同時,在儲備物資的時候,秦國軍隊加強了秦鄭邊境的行動頻率。
並且,還封鎖了秦鄭邊境。
秦國的一系列行為,都讓鄭國認為,秦國要東出進攻鄭國了。
在鄭國看來 有這種想法是非常正常的,秦國如果想打魏國,最好的辦法便是依託黃河作為補給路線。
而想要將黃河作為補給路線,那麼,就必須先突破鄭國。
所以,在秦國封鎖秦鄭邊境以後,鄭國方面,便開始了調兵遣將。
鄭國進行了緊急的軍事動員。
鄭國將邊境的精銳大軍後調。
在鄭國看來,在邊境阻攔秦軍,是不明智的選擇。
因為,鄭國軍隊善於守城,野戰是鄭國軍隊的弱項。
而秦國的實力遠超鄭國,與其把鄭國為數不多的精銳,簡單的消耗在邊境地區,不如把這些精銳撤下來。
全力防守護城,溫城,以及鄭都三處。
只要鄭都還在,鄭國便不算亡國,而只要護城,溫城一線可以阻斷住秦軍的腳步,那麼,鄭都就是安全的。
於是,鄭國調集兵力,進行重點防守,而其他次要地方,則被鄭國放棄了。
當時間來到九月,炎熱的夏季正在漸漸過去。
秋雨連綿,讓谷河徑的水位持續上漲。
終於,在九月末,谷河徑的水位已經到達頂點。
於是,秦國攻魏的戰事正式拉開。
九月二十八日。
早就已經完成集結的二十萬秦軍,自汜水關東出,和原先駐紮在原魏國故地的十萬秦軍匯合,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攻魏之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