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38章 對外輸出紙張 (第2/2頁)

加入書籤

生存,必然不會生產質量不好的紙張。

而大秦的造紙事業蓬勃發展也帶來了一個問題。

紙張產量過剩 。

於是,為了緩解紙張數量過剩,同時,賺一些錢,李言便決定,向諸國輸出紙張。

對於諸國輸出紙張的方法有兩種。

主要是根據不同國家的規定不同來進行的。

像魏國這種自由買賣紙張的國家,秦國會尋找魏國本地商人,然後讓這些魏國商人成為秦國的代言人。

這些魏國商人從秦國購買紙張,然後直接在魏國境內進行售賣。

價格多少秦國不會去管。

第二種則是和秦國一樣,對紙張價格有規定的國家,像楚國便是如此。

於是,秦國採取的策略是,和楚國的商人進行溝通 以走私的方式,將秦國的紙張輸入楚國。

儘管走私這種方法在楚國不被允許,但是,面對秦國紙張區區十二文一張的超低售價,楚國可忍不住。

畢竟,楚國的製造售賣價格是國家規定的,也是五十文一張。

秦國紙張是以十二文一張賣給楚國商人,利潤如此之高,楚國商人自然不可能不買秦國的紙。

於是,不管是自由售賣紙張還是定價售賣紙張的商人,在秦國輸出大量紙張以後,都開始面臨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果不購買秦國的製造,靠自己原先的紙張,根本無法生存下去。

魏國的紙張商人,在面對十幾文一張的紙張時,不可能競爭的過秦國紙張。

畢竟,魏國紙張的成本還保持在二十多文一張,可以說,魏國的造紙坊造一張紙,足夠從秦國買兩張紙了。

而楚國的造紙商人同樣發現,從秦國那裡買紙,他們的利潤可以最大化。

於是,在秦國這波大肆紙張輸出的情況下,諸國的造紙坊紛紛迎來了破產。

畢竟,秦國的紙張實在太便宜了。

大量造紙坊破產,導致大量的造紙工匠失去了工作。

而在諸國的造紙工匠失去工作以後,秦國又派人將這些造紙工匠一一招攬了過來。

在工作的誘惑下,大多數失業的造紙工匠紛紛選擇前往秦國工作。

而對於秦國大肆招募造紙工匠這件事情,諸國並沒有多少反應。

主要是,紙張這種東西,對於各國來說,並不是什麼十分要緊的存在。

相比於鹽鐵這些戰略物資,紙張根本不算什麼。

畢竟,就算沒有紙張使用,用竹板,木板也是可以的。

紙張並不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畢竟,這個世界,讀書這種事情,是屬於極少數人的專利,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老百姓來說,讀書這種事情,是沒有意義和可能的。

所以,普通老百姓自然不會對紙張的價格有什麼關心之處了。

這東西和自己不搭邊,相比於關心紙張價格,老百姓更關心自己田裡的糧食產出。

對於,各國造紙坊的破產,並沒有引起各國官方的注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