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第1/4頁)
一個亞聖世家弟子挑撥是非或間接針對方運,在可原諒之列,但若是做得太過,荀家斷不會容他,因為荀家不是雜家。
荀家雖然不喜方運的性本善之說,但若實在壓不住方運,可以容得下方運,最多當方運是孟子一系的中堅,因為性本惡甚至算不得荀子的主要思想之一,而是主要思想之一的之一,別說方運無法徹底否定,就算有一天真要否定了,那就是傳說中的“批聖”,繼承了荀子的遺志,荀家人只能捏著鼻子稱讚方運。
荀燁心裡清楚,自己可以偶爾幫助那些害方運的人,或者像今天這樣故意洩露方運的事,但要是像兇君那樣站出來說要殺方運,或者暗地裡準備積蓄力量害方運,成了“無所不用其極”,不用方運出手,荀家會先廢了他。
“可惜啊,不僅我,連兇君都不敢用過於極端的手段,我們的頭上,都懸著一把聖劍,除非走投無路要和方運同歸於盡,或者在聖墟等古地,否則必須要小心。那日東聖為了方運敢去殺宗聖的大儒弟子,就敢殺我。”荀燁心中無比遺憾。
隨後,李文鷹把《水調歌頭》原文遞給嚴大學士,暫且把這傳天下之詞寄存在聖院。
“我先告辭,諸位自便。”嚴大學士說完,瀟灑離去。
李繁銘忍不住道:“荀燁,我替方運向你道謝!若不是你公佈方運在聖墟所獲,東聖恐怕沒有機會討要鳴雷石,也沒機會欠方運一個人情!”
荀燁面帶微笑,道:“我就說我一直在幫方運,可許多人不信,還想讓我認罪。方運,繁銘都這般說了,你用什麼謝謝我?”
“哦?你真想要我的謝禮?”方運略顯奇怪地問。
“當然想!”荀燁依舊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
“那好,等游完魯桓公廟,我送你一份大禮!”方運道。
“那我等著。”荀燁滿不在乎道。
孔城的官員喊道:“諸位學子,請上車,隨我去魯桓公廟。”
孔家準備的是清一色的蛟馬車,三十餘人分三輛車坐好,準備前往見證《荀子》中記載的著名事蹟,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見證曾經被孔子稱讚且被多位半聖弟子參觀的聖物。
魯桓公廟並不在孔城內,而是在曲阜城內,車行許久才到達。
第305章 座右銘
臨近魯桓公廟,眾人下了馬車,在一片綠樹掩映的街道行走。這裡被曲阜的當地人稱為魯廟街,多位魯國國君的宗廟都設在這裡。
由於年代久遠,這片地區已經被封閉,沒有孔家的手令,不得入內。
在春秋初期,魯國位屬強國,魯桓公曾多次攻打其他國家,之後逐漸衰弱。魯桓公廟建成的時候,孔子並未成聖,但因孔子曾率弟子游魯桓公廟,讓此廟意義非凡。
不多時,眾人來到魯桓公廟前,這座祭祀魯桓公的宗廟極小,方圓不足三十丈,還不如一處軍營校場。宗廟的建築破舊低矮,由粗糙的石頭搭建,若不是有孔家的力量庇護,這魯桓公廟早就倒塌。
不過眾人熟知歷史,並不覺得失望,因為春秋時期的人族在各方面都不如現在,當時的國君的住所或宗廟還不如現在一些名門大戶。
方運掃視跟來的孔家人,發現他們的神情有些複雜,心中瞭然。
魯桓公薨後,長子成為國君魯莊公,而另外三個兒子被他們的兄長封為卿,史稱三桓,為日後魯國衰敗埋下了隱患。
當年孔子成為魯國的大司寇,堪稱群臣之首,但因魯定公不理朝政,三桓之一的季氏又在祭祀時輕待孔子而魯定公不聞不問,孔子對魯定公失望,辭掉了大司寇的職位,絲毫不留戀權位。
孔子封聖後不在乎當年的事,但孔子的子孫卻對魯國國君一脈不滿,以至於後來孔聖閉關的時候魯國破滅,孔家人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