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節 (第1/4頁)
不多時,車輪碾壓地面的聲音響起,走走停停。
方運向車來的方向稍稍側頭,因為聽到多個考生輕呼,而且聽到一個很少見的詞語。
“亂考。”
方運甚至沒有第一時間意識到,等仔細一想才想起這是什麼。
正常的三科題目是按照次序一天考一科,但亂考則是把詩詞、經義和策論三科的題目一起發下來,時間也是三天。
方運心裡非常清楚,兩者看似區別不大,但亂考非常考驗人的定力和選擇,因為不同的題目很容易讓人分心,在寫詩詞的時候,必然會去想經義或策論,想著想著就會思維混亂,讓三科的內容相互影響,最後導致評等降低。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一旦發現思維受到影響,就會陷入自責和後悔中。
方運思索片刻,很快有了決定。
馬車出現,差役把一疊厚厚的紙遞給方運,方運致謝之後,拿著試卷坐下。
第一頁寫著詩詞題目,寫明對格律和題材的要求,而第二頁是白紙。
方運把厚厚的試卷放好,只取了第一頁和第二頁放在面前,彷彿不知道後面還有經義或策論題目。
方運閱讀完詩詞的題目,開始慢慢思考。
自己寫詩詞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方運不斷思考,從題材、格律、結構、意境、思想、立意等等各方面考慮,要想寫好一首詩,一天的時間並不算多。
在思考的過程中,一旦餘光觸及那疊試卷,方運心緒立刻有輕微的變化,好像有一種力量在慫恿他去看經義和策論的題目,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
但是,自始至終,方運都沒有猶豫,最後甚至把鎮紙壓在厚厚的試卷上,繼續認真思索。
一個時辰,兩個時辰……
“啊……”
一個叫聲突然響起又突然消失,方運心中一凜,意識到有人情緒失控,被聖廟力量隔離。
這種亂考方式本身不至於讓人情緒失控,但這是舉人試,過半的考生都是考了三次以上不中,壓力之大難以想象。
更何況哪怕不是亂考,每年都有人在考試前後發瘋甚至自殺。
秀才不是舉人,沒有文膽,要想順利答題,必須靠自己的定力,而這種亂考對舉人來說起不到絲毫作用,文膽一震就能解決。
方運始終沒有動用文膽的力量,因為髮捲的時候他就有了決斷,自己若是連亂考都過不去,那根本沒資格當聖前舉人,沒資格去調動文膽。
不多時,有哭聲傳來,很快消失。
“選擇困難症果然是不治之症,配合壓力,這亂考簡直無情。”方運心裡想著,又把硯臺壓在厚厚的試卷上。
方運的情緒一開始有波動,越來越大,但到達一定程度後又慢慢消退,最後,方運彷彿完全看不到那厚厚的試卷,眼中只剩下詩詞題目。
第361章 維民所止
直到中午,方運都沒有下筆。
此次詩詞的題材要求很普通,除了幾乎必考的“邊塞類”,還有“鄉景”“勤學”和“送別”共四類,同時規定了六韻。
吃過午飯,方運才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寫畫畫,最後終於決定寫一首鄉景類,並以包刀為韻,寫下《憶鄉》。
“河邊伴青草……”
寫完《憶鄉》,方運把詩詞放好,在厚厚的試卷中一張一張翻,五頁之後,拿出經義題目。
方運仔細一看“維民所止”四字,臉上浮現一抹笑意,然後心中思索。
這“維民所止”若是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民居住的地方。出自《詩經·玄鳥》,整句為“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是說商朝國土遼闊,人民安居樂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