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節 (第1/4頁)
哪知姜河川道:“明日雪梅文會上,你可要考慮清楚!今年梅花盛放,是好兆頭。”
一旁的國考官唐守德突然道:“河川兄,這會試閱卷還未結束你就胡言亂語,小心我去聖院參你一本!”
“逆黨!”姜河川說完,轉身向閱卷房走去,驕傲地昂著頭。
一部分考官緊緊跟上,奇怪的是,這些考官中竟然有一部分人是聖院考官,理應跟唐守德關係好。
唐守德挺胸抬頭,也向閱卷房走去,原本不動的考官緊隨其後,其中竟然有很多景國官員。
兩位大儒表面似乎突然翻臉,但跟在兩位大儒後面的一些官員卻面帶微笑。
方運愣了片刻,也忍不住笑起來,這可是牽扯到一段讀書人的趣事,延綿數百年,聲勢越發浩大。
方運搖搖頭,向外走去。
眾考官快步進入閱卷房。
姜河川與唐守德好似勢不兩立,但在閱卷房門前就化干戈為玉帛,兩人微笑做出請的姿勢,一起入內。
在進入閱卷房的一瞬間,所有考官都目露精光,快速掃視閱卷房,最後目光落在一處才氣濃烈的連聖廟都壓不住的地方。
別人的考卷是一車拉上百份,可方運一個人的考卷足足用了三輛牛車!
與童生試、秀才試和舉人試不同,進士試的第一場會試要經過兩重判卷,在場的考官判閱一次,三位半聖考官則會選出其中最優秀的一部分親自判閱,也就是半聖點評。
但無論怎樣,一開始也要請三位半聖進行選擇。此次景國錄取兩百進士與一百同進士,那半聖就會選出六百份試卷,由閱卷房的考官進行排列,錄取前三百份試卷的主人。
但是,在場的考官全然忘記要去拜三聖,快步走向那才氣濃郁之處,目光有神,面色微紅。
那裡三篇試卷皆散發著淡淡的光芒。
第616章 送李文鷹
由於半聖還沒開始最初的選擇,聖廟壓著三篇詩文的才氣,可這三篇詩文太過不一般,而且連成一體。
“咳……這三篇試卷有一些異樣,我等應仔細檢驗方可請三位考官做出最基本的選擇。”
“是是是……”其餘人連連點頭。
文相姜河川首先伸手拿過《阿房宮賦》,共有五頁。
傳天下之文重達千斤,但姜河川卻能輕易拿起,輕輕掂量,面露微笑,把五頁一字擺開。
唐守德搶先道:“雖然聲傳千里之時聽過此賦,但親眼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彷彿有阿房宮躍然紙上,區區十二個字,交代了因為秦始皇一統六國阿房宮才出現。尤其是‘蜀山兀’三字,乍一看是寫阿房宮用光了蜀地的木頭導致蜀地山峰光禿,好似是在為後面第一段的阿房宮之雄壯鋪墊,實則指其勞民傷財,為阿房宮之奢靡與阿房宮之惡而鋪墊。”
姜河川微笑道:“此文雖然是賦體文章,但不落窠臼,減少各種華美的辭藻,削繁為簡,除漢賦之弊端,務實而避虛。比如此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換成是尋常賦體文章,必然是極盡華美之詞,但方運卻不一樣,直描其景,區區數字便寫出阿房宮之特點。”
“的確,此篇文前兩段與漢賦有相同之處,以短促有力的四字為一句,更顯鏗鏘,朗朗上口。但正如文相大人所說,此文沒有漢賦冗長和繁複的弊端,文字不夠華美,但文意無比流暢,簡直如瀑布一洩,酣暢淋漓。”
“此文彷彿在力證漢賦衰落之因,華而不實!此文前承漢賦,後面兩段不似漢賦卻勝似漢賦。也是此文傳天下之原因……”
眾人紛紛賞析討論《阿房宮賦》,之後,才開始看方運的經義。
文相首先快速讀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