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34章 戰爭態勢 (第2/2頁)

加入書籤

我國抱有極大戒心。有了蘇老大哥的支援,他們更堅定了這個想法。

60年代我們國內過的日子這麼艱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南越的支援援助。

在米國拍的越戰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每個南越人出來拿的武器,幾乎都是五六式衝鋒槍。還有高射機槍、大炮、甚至糧食等等,都是我們支援的。

根據當時的資料,對南越的支援援助力度,達到每年摺合每個工人頭上要支出100元錢。

60年代100元錢相當於一個青年工人3~4個月的工資,這是個相當大的負擔了。可想而知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我們付出了多大代價支援援助他們。

不付出不行啊。並不是我們願意培養白眼狼,而是當時歷史的現狀,逼得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就像高麗半島的情況一樣,這是米國圍堵我國的一個陽謀,我們不得不硬著頭皮支援他們抗米。

如果讓米國大兵堵在我們家門口,那更麻煩。

後世南高麗棒國有米國的駐軍,就對我們形成壓制。幸虧北面還有個硬骨頭頂著,讓我們沒有和米帝直接臉對臉,這就是半島戰爭的重大成果。

雖然我們日子過得苦一點,可仗是在別人家打的,總比戰火發生在自己家要好得多。

米國這次戰爭失敗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經過高麗半島的戰爭之後,他對我國十分忌憚,一直沒敢跨過北緯17度線。

具體到越戰來說,戰爭一開始,米國是偷偷摸摸的。到後來想撤退了,可這個臉實在掛不住,對國內和一眾小弟都沒法交代。就這樣硬著頭皮耗下來,逐漸打成了添油戰術。

戰爭沒能一鼓作氣,加上當時米國國內的情況不理想,反戰浪潮湧起,最後灰頭土臉地撤出南越,造成了巨大的失敗。

但具體到每一場戰鬥來講,米國人幾乎都沒吃虧,這也是真實的,因為他的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

大規模的直升機作戰,放在後世的年代看都不落後。可見現在的米國有多麼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工業生產能力。

理順了這些思路,張東亮決定最近抓緊了解一下戰爭的最新態勢,好制定自己今後的行動計劃。

“華國的同志,您現在需要休息嗎?”黎彩珠的話打斷了張東亮的沉思。

“黎彩珠同志,你叫我張同志就行。”停了一下,張東亮問到:“林麗珍同志的傷口怎麼樣了?”

“還好,只是肌肉貫穿傷,沒傷到骨頭,很快就會好起來的。”作為護士,這樣的傷勢在黎彩珠眼裡只能算小傷,很好處理的。

喜歡從四合院開始亂竄諸天請大家收藏:()從四合院開始亂竄諸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