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1章 應對 (第2/2頁)

加入書籤

間延長,秦國方面,可以調動的糧食只會更多。

畢竟,秦國的主要糧倉基本都建立在重要的水路交通樞紐。

主要目的,便是方便進行糧食運輸。

對於此次聯軍的進攻方向來說,不管聯軍是進攻汜水關還是殤關,秦國都擁有非常不錯的水路交通。

所以,只要有糧食,秦國軍隊的補給不是問題。

“既然如此,丞相,向各地下達徵兵令,挑選地方守備部隊當中的精壯,調集到雍城。”

秦國的軍隊在進行對外作戰時,進行的徵召模式是這樣的。

首先,各個地方,主要是各縣,先根據中央朝廷下發的徵召人數,徵召士兵。

像此次,如果調動五十萬人,那麼,常備軍已經佔了十五萬,那麼 地步部隊便需要徵召三十五萬。

而秦國有三百二十五個縣,平均下來,一個縣需要徵召一千出頭的兵力。

這些被徵召的人 不會直接前往前線,而是需要 先抵達秦都雍城,然後再開赴前線。

之所以要如此,有兩個目的,一,確定兵力。

畢竟,各個縣是按照人口數量等比例徵召軍隊的。

如果直接讓被徵召計程車兵前往前線,難免會出現有濫竽充數計程車兵。

甚至,一些縣可能還會減少應該徵召的人員,這種事情不是不可能。

所以,各縣徵召的兵力,需要先到雍城,清點一遍人數,確定沒有誤差以後,或者以次充好這種情況,才會將被徵召人員發往前線。

同時,這也是對地方官員的一次考核。

二,則是為了節省時間。

秦國各個地方徵召的軍隊,在抵達雍城之前,是不會獲得武器甲冑的。

說白了,徵召參戰計程車兵,在抵達雍城之前,就是一群空手的青壯年。

這樣安排,也是為了防止中途發生兵變和節省時間。

如果徵召參戰計程車兵,直接從所在地攜帶武器,甲冑,前往前線,那麼速度會非常慢。

畢竟,秦國國土面積不小,傳遞訊息加上各地徵召兵力,都需要時間。

而從各地方出發,到前線,如果離前線近的,那還好一些,基本都可以在規定時間內抵達前線。

可是,一些離的遠的地方,就麻煩了。

各地徵召人員雖然可以中途獲得補給,可是,補給點是固定的,不是隨時隨地都有的。

所以,被徵召人員往往需要攜帶大量的糧食等物品。

如果再加上武器,甲冑什麼的,那麼,負重就有一些大了。

負重大,勢必會減慢行軍速度。

所以 秦國會讓徵召人員空手到雍城,再把雍城武庫當中的武器,分發給徵召人員,然後再把徵召人員送往前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