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7章 集中兵力 (第2/2頁)

加入書籤

不過,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長平之戰時,秦國和趙國的君主之間,差距著實有一些明顯了。

長平之戰時,秦昭襄王已經當了幾十年的秦軍,用老謀深算來形容,一點問題都沒有,而趙孝成王不過才成為趙王幾年時間,初出茅廬。

有很多事情,只有在經歷了的足夠多以後,才可以自己體會。

顯然,秦昭襄王幾十年的為王經驗,讓秦昭襄王可以在長平之戰時,做出足夠的判斷。

在確定趙國要換將以後,李言也明白,秦,趙之間的決戰時間,已經越來越近。

七月二十九。

李言所部接到了長平傳來的命令,新到的趙軍統帥趙括下令,要李言所部,放棄現有營壘,撤退到長平的大糧山地區。

而隨著這條命令的到達,李言明白,秦,趙的決戰將要開始了,趙括已經開始為進攻做好準備。

之前,廉頗的戰略是堅守,可趙括的戰略卻是進攻。

進攻和防守這兩種不同的戰略,對於排兵佈陣是有巨大差別的。

趙括想要和秦軍一戰定勝負,那麼,就必須把兵力集中起來。

所以,趙括命令,放棄李言所部的防線,集中到長平地區,也就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

不過,趙括撤掉長平以南地區的防禦,其實並不是一招好棋。

趙軍被秦軍包圍以後,趙軍不是沒有進行過突圍,但是,趙軍的突圍都失敗了。

而趙軍突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河東和河內兩地的增援部隊,加固了秦軍的包圍圈。

其中,河內郡的秦軍,便是從長平以南區域,進入長平地區,抵達百里石長城,加固了秦軍防線。

百里石長城在獲得了大量兵力加持以後,不但成為了包圍長平趙軍的防線,同時,也切斷了趙國本土援軍和長平趙軍的聯絡。

而如果趙括沒有撤掉長平以南地區的趙軍,那麼,秦國河內郡的援軍可能無法順利抵達百里石長城。

那麼,秦國的包圍圈便可能不夠堅固。

導致的後果可能會改變趙國的命運。

只是,從長平之戰的經過和結果來看,秦河內郡的援軍抵達長平的過程十分順利。

雖然李言知道,長平以南地區的趙軍不應該撤,但是,李言僅僅只有一名普通的趙軍士兵。

就算李言知道結果,也無法改變。

事實上,長平之戰當中,趙國進攻是一個無法改變的戰略。

對於趙國來說,趙國必須要打破不利的戰局,所以,進攻是必然的結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