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頁 (第1/2頁)
顧蕃更大的要求,就是要曹沫第一年就撥給車匠兩個億的經費,而不是之前所承諾的前兩年每年給一個億。
「好,我就怕你不敢開口要錢!」曹沫很爽利的答應下來。
汽車製造要比摩托車複雜得多,特別是想起初就組建一支擁有整車技術開發能力的技術隊伍,花銷絕對比組建摩托車產品開發及測試中心要高得多。
他們目前僅僅做中低端皮卡跟越野車的研究跟開發,投入相對要低得多,但凡想開發新的高階車型,每年沒有十數二十億、沒有十數二十個專業實驗室的通力合作,很難想像能獲得成功。
顧蕃現在能有底氣的跟他開口多要錢,曹沫反而是高興的。
要是顧蕃都擔心連一年一個億都花不出去,曹沫心才要涼半截。
……
……
下午三點鐘,徐濱、黃憶江陪同錢文瀚跟華宸的第一次皮卡生產線及技術等資產收購談判結束。
曹沫在顧蕃、許愛華的陪同下,趕到新海大學的動力工程實驗室,跟徐濱、黃憶江、錢文瀚他們會合,參觀鄭潺原主持的一些研究工作。
這也是他跟鄭潺原第一次見面。
鄭潺原目前工作的一個主要方向,是汽車用動力電池管理及電機系統等方面的研究。
雖然國家在這方面給予一定的扶持,但每年數百萬的補貼很難支撐多深入的研究。而新海的幾家合資大廠,其技術研發的核心都放在國外,且研發力量雄厚,甚至出於防範的因素,拒絕跟新海大學進行產研合作。
鄭潺原領導的實驗室主要跟江浙的車企進行合作,但這些車企對新能源技術,只求「有」,寄望政策大力補貼扶持時,他們有相關的技術能分到一杯羹,而不敢押賭注似的投入太多的資金、資源。
都說搞技術創新,但最終能摘得豐美果實的總是十不存一。
新能源車目前有多個技術發展路線,未來主流還沒有明確下來,技術資金本就薄弱的國產車企,是押寶某一條路線,還是每條路線都淺嘗輒止?
見面後,曹沫也很直接的感受到,鄭潺原心裡希望天悅工業及車匠也能上新能源車專案,但並沒有寄以太大的希望。
鄭潺原之所以願意跟他們合作,並大力推薦人才,除了跟徐濱、顧蕃他們的私交外,主要還是新海合資車企勢力太大,他們是唯一一家國產車企。
當然,也僅止於此。
曹沫卻也沒有失望,或對鄭潺原心存不滿。
天悅注資東盛地十數億,看似動作驚人,但在汽車製造這個行當,都遠不夠大型車企一年的研發費用投入。
天悅工業什麼基礎都沒有,第一款車還是接手華宸淘汰下來的舊皮卡生產線,著手向發展最落後的非洲地區輸出產品,憑什麼叫鄭潺原高看一線?
徐濱、徐立崢起於微末,顧蕃是走投無路,他們滿心欣悅的加入天悅,但此時的天悅工業還遠遠沒有觸碰到鄭潺原心目中的那條標準。
為了儘可能多瞭解一些行業知識,曹沫宴請鄭潺原並沒有特別隆重或者說重視儀式。他們就在新海大學北大門、新大學生最為聚集的美食街找了一家酒樓用餐,坐進包廂裡也沒有說拿名酒助興,喝些淡酒,他跟錢文瀚主要還是向眾人討教行業內關於市場及技術發展方面的問題。
九點鐘從新海大學告辭離開,但曹沫並沒有到休息的時候。
顧蕃跟徐濱、黃憶江他們討論研究後,向曹沫提出希望能在加急辦理出國手續的同時,德古拉摩那邊就提前著手準備好車輛改裝裝置,以便他們率隊到卡奈姆後,能實時對華宸皮卡進行因地制宜的改裝,以蒐集更為原始的技術資料。
曹沫當然是盡一切可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徐立崢要負責的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