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玉金記 第232節 (第2/3頁)

加入書籤

排隊去寨子外領取湯藥麻布和草木灰。

因為物品不足,今天只能供應有病人的人家領取麻布。

藥水煮過的麻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病痛隔絕傳人。

司馬蘭臺站在山披上,望著寨子裡參差飄起的炊煙。

前來領藥的人排起了長隊,有的人心急,總想插到前面來。

司馬蘭臺示意旁邊的官差:“看好了隊伍,絕不能亂,按先後順序領物品。有亂序的,一律領到最後面重新站。”

官差應聲去了,秩序也因此井然許多。

司馬蘭臺是經歷過瘟疫的,知道守序何等重要,因為如果不能儘快止住瘟疫,只會越來越混亂,到時候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面對生死,大多數人都難免恐懼失態,真到那個時候,人心就會變得比瘟疫更可怕。

湯藥一碗一碗地分發,麻布一片一片被領走,草木灰不足,各家可以想法子,焚燒自家柴草。

在領藥的時候,司馬蘭臺和官差們不斷勸說村民把家裡的病人集中在一處,但收效甚微。

隊伍的最後是個八九歲大的孩子,她瘦仃仃的,打著赤腳,頭上頂著一塊破油布。

“家裡大人呢?”司馬蘭臺把湯藥倒進她拎著的小竹筒裡問。

“我娘病倒了,”那孩子額前的頭髮被雨水打溼,緊緊貼在臉上,有些害羞地說:“家裡除了我沒別人了。”

“師兄,麻布沒有了。”這時衛營走過來提醒司馬蘭臺。

那孩子聽了,立刻咧了咧嘴,像是要哭出來似的。

想也知道,孤兒寡母在這村裡只能挨欺負。如今這種情形,更是沒人照顧她們。

司馬蘭臺把自己身上的斗篷解下來給這孩子披上,說道:“回去吧!這湯藥你和你母親都要喝。”

“多謝神醫!”那孩子還是哭了:“我娘會好的吧?”

“回去跟你娘商量,最好從寨子裡出來,我們會盡量給她醫治的,”司馬蘭臺指著不遠處的一溜帳篷道:“比在自己家裡方便。”

那孩子點點頭去了。

衛營有些擔心道:“師兄,你把斗篷給了人,你怎麼辦?”

“麻布過一兩日就會到了,不急,”司馬蘭臺輕輕帶過:“況且這東西所起的作用也有限。”

青鸞夫子也來到了帳篷外,站在那裡望著陰鬱的天沉默良久。

“如果今日村民還是不肯讓染病的人出來,我們就只能進村了。”青鸞夫子道:“希望今日天會晴。”

“那些死者的屍體要儘快燒化,”司馬蘭臺知道師父盼天晴的原因:“這件事村民若不同意便只能讓官兵用強了。”

要控制住瘟疫,最基本的道理就是防止傳人。

當然,能將染病的人治好固然是最好的,若不能,也要儘可能阻斷傳播,防止擴散。

“我問了里正,村民不願意交人的原因還有一個,”青鸞夫子道:“他們害怕把人交出來後會被活活燒死。”

“不怪村民擔心,”司馬蘭臺道:“前朝處置瘟疫的確用過這個辦法。”

不但用過,而且很是普遍。

這辦法十分慘忍,但又不得不承認它非常管用。

發現一個燒死一個,總有燒完的時候。

況且任憑再霸道的瘟疫,只要被火一燒,都會灰飛煙滅。

不必用藥,也省了物品,甚至不需要大夫,只要有人點火就成了。

就在這時,他們身後的帳篷傳出了哭聲,古瑜也沒能撐過去。

“這兩具屍體要儘快焚化,”青鸞夫子的雙眼佈滿血絲:“骨灰一定要放好,到時好帶回山上去。”

澄雲夫子痛失兩名愛徒,心痛之下又陷入了昏迷。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