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4章 傑克蘇搭配三角戀(求訂閱) (第2/3頁)

加入書籤

放飛思想,搞出驚掉一地眼球的創意,好萊塢的主流商業電影,乃至頒獎季的絕大部分衝獎電影,必須符合傳統的流水線般的三段式結構。

想要打破這些的編劇,要麼自己投資,要麼收拾鋪蓋走人。

話說回來,每年都真正被觀眾接受,票房大賣或者頒獎季大獲豐收的影片,往往也是典型的三段式結構的電影。

好萊塢是一個商業圈子,市場決定了供給。

絕大多數時候,好萊塢主流大製作的劇本也不是一個人的作品,往往是團隊合作的產物,幾名編劇合寫是常態,每個主編劇後面往往還會有更加細分的小編劇,不過這些人無法拿到署名權,從影片的演職人員名單當中,也找不到他們的名字。

這種流水線式生產劇本的模式,肯定存在弊端,但也有好處。

任何一個編劇,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一方面,《加勒比海盜》就有一個龐大的編劇團隊,有人專門負責寫英式對話,有人專門寫動作戲,有人提供搞笑的段子,還有人寫加勒比海上行船等等。

每一個編劇,在統一的風格和模板下,所寫的都是自己擅長的東西,或許未必非常專業,但出現在電影裡面,最起碼像是那麼回事。

這在《加勒比海盜》上面體現的還不是特別明顯,涉及到專業化的電影,比如橄欖球、醫療、反恐或者律師等戲份裡面,類似這種分工合作的模式,能讓影片內容避免極其尷尬的業餘等情況。

如果連影片反應的職業的最基本情況都出錯,這種影片成功的機率可想而知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劇本都會這樣。

還有些劇組和編劇,遇到這種涉及專業的情況,會用一種極其偷懶的辦法來解決——專業不夠,感情戲來湊。

於是,有些電影或者劇集當中,就會出現很讓人驚訝的情節,一部打著職場或者商戰的影視劇,每當涉及到職場和商戰的內容時,總會一筆帶過,用v和邁克爾-貝式的超快剪輯,邁過這段情節,恨不得一分鐘就結束,但影視作品總要有內容,不可能通篇都是v式的短鏡頭剪輯。

那該怎麼辦?對一些編劇來說,這簡直太容易了,來段狗血三角戀就是了,瑪麗蘇或者傑克蘇順利解決。

至於所謂的職場和商戰,編劇沒經歷過,也沒去了解過,讓他怎麼寫相關的橋段,如何去詳細展開劇情?於是觀眾能看到的專業電影或者劇集,只有毫無意義的狗血三角戀。

當一個專業的職業被不瞭解這個專業的人寫出來,那麼其所言的空洞要如何彌補呢,投機取巧的編劇很聰明得選中了一個主題——愛情。

馬修甚至可以想象,用這種手法完全能寫出一部《聚魂棺》來。

比如說讓威爾-特納當那個傑克蘇,他與伊麗莎白-斯旺順利相戀,原本快要舉行婚禮了,卻得到了傑克-斯派洛被食人族部落抓走的訊息,為了自己的好基友,威爾-特納在婚禮前夜,告知伊麗莎白-斯旺暫時延緩婚禮,前去營救傑克-斯派洛,然後跟伊麗莎白-斯旺爆發了言語上的衝突。

這段衝突單靠臺詞和抒情經鏡頭,就足以撐過影片的前三十分鐘,威爾-特納告訴伊麗莎白-斯旺自己有多愛她,伊麗莎白-斯旺傷心落淚,指責威爾-特納的真愛是傑克-斯派洛云云。

最終,威爾-特納選擇了去營救傑克-斯派洛,兩個角色賣腐可以再撐過三十分鐘。

那段海島上的群戲,可以改為伊麗莎白-斯旺和傑克-斯派洛爭風吃醋,同時對對方和威爾-特納不滿,在島上大打出手,再撐過半個小時沒有問題。

結尾的戲份,傑克-斯派洛遭到伊麗莎白-斯旺算計,被北歐海怪吞下,威爾-特納為了基……不,是友情,毫不猶豫的跳進了北歐海怪的大嘴裡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