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節 (第1/6頁)
</dt>
陳海還同時將秦謙、符少群等將領都抽調出來編入三十萬人馬龍驤軍,作為他的王都禁營軍。
所有的人馬調整,都在現有的基礎之上,儘可能減少干擾,這麼一來,整個北廷郡國除了腹地郡縣侯國的地方防衛兵馬,陳海在各條戰線能直接呼叫的兵馬編有南鎮軍、北鎮軍以及歸屬南鎮所轄五都護府以及龍驤軍共計九百八十萬。
除去天南國、越國直接派入的精銳援兵,就大崇舊有勢力而言,此時也就烈帝秦冉在安澤的四百萬兵馬有些戰鬥力,南黎、南詔以及安西三大郡國,名義上還能各編三四百萬兵馬,但是能剩多少戰鬥力,就真的很難說了。
南黎宗閥世族逃入雲嶺,治下凡民不足五億,怎麼可能供應得了包括駐守安澤城的玄元軍、南黎防衛軍在內的八百萬兵馬?
同樣的道理,南詔諸宗也放棄大片的土地,逃入岷山,此時僅在岷山西南擁有不到十億的治民,同樣難以供應四五百萬的精銳將卒進行長期而艱難的御魔戰事。
安西諸宗一度想將麾下兵馬縮減到一百萬左右,因為安西諸宗手裡所掌握的資源,也只能勉強維持那麼大規模的兵備。
相對而言,北陵郡國接納二三十億人族逃到紫柏山以西,即便途中饑饉疫病而亡者數以億計,但也使得北陵郡國此時所轄的凡民,包括燕州在內,逾六十億。
事實上,也可以說大崇所殘剩的最後一部分元氣,也主要都在北陵郡國了,然而也唯有如此,才能支撐住上千萬精銳兵馬的戰事消耗。
陳海並不想縮到萬濤河後面被動的防守,在藩國之事梳理好之後,他就直接率領龍驤親衛軍越過萬濤河,抵達丹霞渡東南三千餘里外的太華山。
太華山僅能算紫柏山在萬濤河南岸的餘脈,山脈綿延兩千餘里,彷彿一座狹長的屏障,橫在萬濤河的南岸,擋在丹霞渡之前。
太華山雖然地勢頗險,但左右南北皆是平川,無法切斷魔兵西進或北上的步伐,之前三宗僅僅在太華山設立了哨崗。
三宗不在太華山構築防線,是因為之前人族兵馬不習慣,也不喜歡跟魔兵主力進行傷亡慘烈的野戰,更希望利用山河之險,將魔兵的進攻路徑給堵死,因此佔據太華山沒有必要,守軍很容易就會被魔兵合圍剿殺。
陳海的戰術要遠比傳統積極得多,也不懼與魔族野戰,這時候陳海將防線推到太華山,魔兵主力就輕易不會將側翼暴露出來,隨隨便便繞過太華山去進攻北陵人族其他的城池或防壘——太華山實際將成為比丹霞渡地理位置更優越、能兼顧紫柏山及萬濤河防線的銜接點。
陳海決定將三十萬龍驤親衛軍、二百萬南鎮軍都調到太華山構造防禦支撐點,莘山老魔率領在雍京大肆吞噬血食、實力大增的輪迴殿魔兵主力,距離太華山已不到九千里。
建興四十五年春,同時也是烈帝元年,陳海站在太華山的雲海之上,他此時已經能直接感受到魔煞滔天而來。
陳海將庚陽金雷陣以及兩座萬仙誅魔陣都部署在太華山,二百三十萬精銳、愈六萬輛天機戰車也都駐紮在太華山,他倒想看看莘山老魔率輪迴殿四五百萬精銳魔兵過來,會不會立時就對太華山展開攻勢……
魔兵很顯然不會直接過來去撞這塊鐵板,其主力停在南面四千裡外的陰魂嶺之中就不再向前,除了不斷的從後方運送枉死骸骨過來堆造萬魔枯骨大陣外,魔兵前鋒數十萬精銳則徑直轉向,往西而行。
魔族很顯然還是想將南鎮軍從有天地大陣守禦的堅固防線裡吸引出來進行野戰。
魔族這時候顯然也很清楚,天機戰車在沒有馳道、顛簸的原野裡賓士,壞損率極高,唯有崎嶇不平的荒嶺之間長距離運動戰,才能將魔兵魔將的肉身優勢發揮出來。
↑返回頂部↑